2013年6月份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材料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3-05-28

2013年6月份科室政治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形势教育素材、中心组6月份学习材料:

习近平: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卜宪群研究员、政治学研究所房宁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习近平强调,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思想上警醒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

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习近平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习近平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013040115:59  来源:中直党建网

对于执政党来说,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在转变工作作风过程中,党员干部应当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被动与主动的关系。被动和主动,是工作中的两种精神状态。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养成了慵懒散奢的习惯和作风。自从中央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各地各部门纷纷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贯彻落实。试想一下,作为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八项规定的出台,是不是这些我们就不用去做呢?党务政务公开、轻车从简、改进文风会风等等,这些本就属于应该做到的份内事,何须等上面的规定。一些党员工作中消极懈怠,推一下,走一步,见着矛盾和问题就绕开,从而引起了群众的极为不满。正如白岩松针对接连发生的管理事故时所说:难道一个井盖也需要中央或者说需要国务院、需要李克强总理来管这件事吗?难道明年李克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们要问这个问题吗?地方能不能先把这个问题给解决好,不麻烦中央呢?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多一些积极主动,少玩一些敷衍塞责的把戏,需要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心态,自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想多学多问多做,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通过及时而正确的决策和良好的工作方法,来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主动则心中有数,被动则疲于应付;主动则事半功倍,被动则事倍功半。如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工作细,要求严,反应快,动手早,处置及时,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安全隐患就能及早消除,人们就能更加安居乐业,我们也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自然也就密切了。因此,转变作风需要我们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二、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转变作风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但是不应是追求昙花一现的眼前利益,更不是大跃进,而要着眼长远的更深层次的潜绩和实绩。很多人往往只关注眼前作风转变的短暂成绩,而不去思考工作带来的实际效果和更加深远的影响。工作的完成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许多时候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急于求成是历史上重大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当前许多问题的重要思想因素。尤其是在当代风险社会,每一个小的隐患都可能危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在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过度地追求政绩,大做表面文章,由此导致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泛滥。很多人只关注高楼大厦的光鲜亮丽,却忽略下水道隐藏的危机。虽然做出了看得见的成绩,但却埋下了难以估量的隐患。

做工作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是在工作作风转变过程中,需要把握整体性和规律性,要干对当前有用、对长远有利的事。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打好基础,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有计划的科学完成各项工作,才能让最终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工作实绩才能真正显露出来,这样的成绩也才是实实在在对民有益的实绩。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跟风、不攀比、不急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担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认真做好潜绩,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样的作风才是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也才能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列宁曾经指出:我们所有经济机构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手中掌握着权力,而权力的两面性往往导致权力的异化,许多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己有。长期以来,在执政的过程中,一些人重管理轻服务,重回报轻奉献,将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工作中怕苦怕累怕麻烦,将党与群众的关系简单的定义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而导致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转变作风就是要坚持服务为本,多走进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听听群众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人民满意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了,整个社会秩序才能够有条不紊,我们的工作才能循序渐进,中国梦才能够更早的实现。

 

                                         (摘自:2013041  中直党建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