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奄奄一息的她,如今和老伴在病房里谈笑风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1-02-10
  51岁的吉阿姨因肺癌晚期接受手术治疗,没想到术后昏迷不醒,在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后,悲痛万分的家人给她准备起了“身后事”。
  然而,在把她从南京接回淮安拔除气管插管后,吉阿姨竟出现了微弱的自主呼吸,不愿放弃的家人立刻联系了淮安市中医院肿瘤科,将距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她成功拉了回来!
发现病情:咳嗽咳痰不止,查出肺癌晚期
  断断续续的咳嗽,每个月体重都会莫名其妙地减轻,时间久了,还出现了气喘不适……2020年6月,年仅51岁的吉阿姨到医院去看病,结果发现左肺里有一个6cm左右的恶性肿瘤!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由于肿瘤太大并已晚期,无法手术治疗,在当地进行姑息放疗,症状稍有缓解。
  可是好景不长,2个月后,吉阿姨症状迅速加重,气喘明显,不能平卧,咳嗽、咳痰加重,再次复查发现,肿瘤长大到了64×58mm,并且发生了纵膈淋巴结转移,侵犯到气管。
由于气管内的肿瘤生长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手术,肿瘤会堵住呼吸道,最终导致窒息,当地医生建议她去南京的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万念俱灰:术后昏迷不醒,准备身后事
  几经周折,2020年10月13日,吉阿姨在南京一所著名的三甲医院接受了“CPB下硬质气管镜下气管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虽然切除了肿瘤,但是术中吉阿姨指脉氧持续下降,生命体征难以维持,医生立即予最先进的ECMO(体外肺膜氧合)维持。可是经过一系列抢救,她始终昏迷不醒,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绝望的家人商量后,决定将她从南京带回淮安,办理后事。
  回到家后,家人连夜准备她的“身后事”,给她穿上了寿衣,并将身上的导管一一拔除,在拔掉气管插管后,吉阿姨的女儿发现母亲仍有微弱的呼吸,虽然只有一丝希望,但是家人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四处打听,并找到了淮安市名中医、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医师张雨。
柳暗花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力挽狂澜
  “患者当时病情危重,嗜睡,多项检查指标严重异常,白细胞数偏高,提示有严重感染,反复咯血、双侧胸腔及心包有积液,右下肢肿胀明显,已出现深静脉血栓,病情十分复杂。”2020年10月14日上午,吉阿姨被家人送到市中医院肿瘤科,接诊的张雨事后回忆道。
  张雨和肿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陈爱飞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后,决定先稳定生命体征,予以回阳救逆、止咳化痰、止血化瘀的中医药急救,结合西药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止痛及抗凝等对症治疗。
经过20多天的治疗,吉阿姨的症状逐渐好转,生命体征也渐渐平稳。随后,张雨主任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同时继续使用扶正抗癌的中药口服。这时的吉阿姨只需定期到医院化疗即可。
  2021年1月25日,吉阿姨第三次入院化疗,如今的她左下肺的肿瘤缩小,右下肢静脉血栓消失,不再气喘,偶有咳嗽,生活自理,一家人又充满了希望。
  提起吉阿姨的治疗过程,张雨表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贯穿于肺癌治疗的整个过程。对于早期的肺癌患者来说,及早运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术后的复发转移;对于中期的肺癌患者,一般来说,西医大多采用放、化疗的方法治疗,期间难免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很多患者因为难于承受毒副反应而中断治疗。此时中医药可发挥关键作用,可减轻放疗副反应,同时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对于晚期的肺癌患者,往往难以耐受手术和化疗,中医药治疗往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可以很好的起到抑制肿瘤和提高患者抗病能力的效果,甚至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