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首届中医药科技周圆满落幕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2-07-06

         6月15日,淮安市中医院“首届中医药科技周”完成各项任务,圆满闭幕。
        本届科技周为期6天,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表彰奖励了医院内近年来在医药科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聘请了全国著名的内分泌和心血管专业的教授担任医院相关科室的名誉主任和顾问;将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为医院开诊30周年的题词刻成木雕,在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成立肿瘤综合靶向治疗、会诊中心,把先进的设备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充分融合,进一步提升肿瘤的治疗水平,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邀请了上海中山医院、上海龙华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做了心血管、肿瘤、内分泌方面专题讲座;由于医院在中医药科研课题的设计、科研计划书的制作及科研成果的总结申报方面比较薄弱,本次科技周期间特别邀请了江苏省中医院科技处蒋萌主任为全院医务人员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在创建重点专科汇报会上,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吴肇庆主任从医院各重点专科的目前状况,存在不足,未来的发展等方向,发展重点、技术规范、临床路径的研制,人才培养的路径及目标、优势病种的选择、中医药特色的发挥等方面作了精彩点评;“中医方剂知识竞赛”极大地促进了青年医生对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本次科技周活动得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领导和知名专家的大力支持,达到了“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构建机制、催生成果、坚持传承、勇于创新”的举办科技周的初衷。在全院营造了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工作氛围。
我院举办中医药科技周的意义在于:
          营造氛围。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地为患者服务是医院每一位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医务人员是知识密集性群体,必须不断地加快知识更新,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用科技周的形式来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强化学习、钻研、“充电”、“换脑”的意识,使大家的医、教、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搭建平台。科技周期间,我们将通过组织学术研究、专题报告、科技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交流,相互研讨,共同提高。通过引入国内外专家们新的理念,转变旧的思维,消化和吸收专家们精湛的业务传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新的诊疗技术,不断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
构建机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才立院、科技兴院、创新强院是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努力构建适合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与创新有市场的医院管理新机制。开幕式上,我们将要表彰奖励近两年在中医药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科室和个人,今后还将不断加大奖励力度。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脱颖而出。
          催生成果。医院的内涵、品牌、文化要靠科技来引领、推动和支撑。举办科技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营造氛围、夯实基础、组织实施,进一步助推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科研成果的产生,并将所取得的成果向现实技术能力转化。只有不断获得成果和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实力,扩大影响。
坚持传承。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因其学科的独特性,学术传承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继承好,中医药学术发展才有创新进步的沃土,中医药血脉才能生生不息地延续。不仅要让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成为中医药界的形象和旗帜,还要重视学术继承人的选拔和培养,努力营造中医药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勇于创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举办科技周,就是要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发展,促进中西医药学的优势互补及相互融合,为加快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变奠定基础,推动医院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周结束后,医院将认真疏理本届中医药科技周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淮安市中医院将每年举办一次中医药科技周活动,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论坛、技术研究、业务交流、表彰奖励等工作,让医院的学术气氛理念加浓郁、钻研精神更加弘扬、业务技术更加提高、学术交流更富成效、业务骨干更受尊重、后起之秀脱颖而出,让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发展更具活力。
 

(责任编辑:董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