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发挥特色全力保障中药安全有效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3-01-18

    走进我院的门诊和病房,空气中总会弥漫着中药的味道,透出丝丝药香,这是中医院的特色,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功能所在。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辨证论治开出处方后,药材的品质对疗效起着决定性的多年来,我在保障中药质量方面做足了“功夫”,一系列规范的中药药事管理制度和程序一批水平高超的中药剂专家和老药工的把关,保障中药材的高品质和好疗效,如今,“四季飘香中药房”已成为我院一张闪亮的名片。

精确司药

司药,即专门负责调剂中药的药剂人员。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只要不识错、不拿错就行了。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治疗面瘫患者中起主导作用的一味药叫白附子,它属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但即使一些从事从事多年工作的司药,稍不注意也常常会把它与毛茛科植物乌头系的“附子”相混淆。

“严格执行调配、核对制度,绝不能发错药!”这句话中药师们时刻谨记在心。为了避免差错,药学部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中药师作为中药房的兼职巡查员,监督并解决处方调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采取老人带新人的办法,将老一代的中药学经验传承下去。

为了培养精于识药、用药的人才,药学部把实践与理论充分融合,定期组织实践技能操作比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每一位司药能够真正地胜任工作。在去年全市药品检验和销售大赛中,我院的选手通过理论、审方、辨识药材等层层考核,最终包揽了淮安市中药组比赛前五名。

精细挑选

    中药讲究“道地药材”,就是十分注重药材的原产地和质量,有时候,“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了确保药材的质量,市中医院就药材的原产地、购进渠道、价格、炮制过程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标准及流程。各位药剂人员按照流程操作,互相监督,互相检查层层把关,使中药采购有章可循,管理有章可依

从中药市场买回的中药材掺假现象比较严重,在业内有“清水”和“混水”的说法,即不掺假的叫“清水”,掺假的叫“混水”。如:穿山甲,清水的每公斤4000元,而浑水的每公斤只需1000元。还有切成片剂的所谓“饮片”,普遍比未切片的原药材价格低,这是因为切了片的易于掺假,而没有切片的掺假则十分困难,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门道。对此,院首先确保通过招标从正规厂家采购药品,采购药材的等级必须在优等品以上,每批药材必须由高年资中药师组成的质量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如果批中药材灰尘大、等级不够炮制不符合要求霉变等,一律退货验收小组人员对于贵重的、掺假率高的品种验收时格外重视,杜绝任何掺假品种流入医院,充分保护了患者的权益。

精工炮制

中药炮制再加工是保证药物疗效的重要步骤,市中医院拥有完善的加工系统,严把煎药、制剂关,确保药效。

许多患者在门诊买了中草药,却往往因为煎煮费事而烦恼,为解决患者的困难,我院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中药代煎服务,深受好评。代煎中药的流程是怎样的呢?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一是核对,要与处方药品逐一核对,确保不出差错;二是浸泡,将配好的中药材加水浸泡约30分钟;三是煎煮,将浸泡好的中药材进行煎煮,解表药煎煮时间稍短些,滋补药物煎煮时间则稍长些,通常药物沸腾后再煎煮30分钟将药汁倒出,然后再加水煎煮约20分钟;四是混合,将两次煎煮好的药汁混合起来,以避免两次煎煮的浓度不同;五是机器自动封装。整个煎煮过程由电脑控制,时间精准,保证了药物疗效。最后还需要再次核对才能 贴上标签送到患者手中。

将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制作成中药制剂是中医院的一个特色。我院目前生产的中药制剂有丸、散、膏等40多个品种,在临床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制作工艺讲究,技术要求严格,以制作“愈咳糖浆”为例,从制作到完工要经历提取挥发油、煎煮、浓缩、醇沉等14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不可或缺。而医院为进一步提高制剂的质量,去年又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新的中药制剂中心,中心各个区域划分合理,设备先进,制剂流程也更加规范。

毒胶囊事件发生后,曾有患者担心医院生产的制剂胶囊是否存在铬超标现象,为消除患者的疑虑,省药品检验中心抽查了医院各个批次的胶囊,结果显示19种制剂胶囊全部合格。

精心保存

据药学部江海均主任介绍,中药材治病,重在它的“四气五味”。气厚的药物,易于挥发,有效成分易于在空气中溶解,如金银花、菊花、薄荷叶等,必须存放在密封容器里,否则香气走失了,也就失去了疗效。还有些根茎类药材,如黄芪、赤芍、丹皮等,新切制时可闻到香味,但饮片存放过久,有效成分则慢慢在空气中挥发。所以,药材的保存效至关重要。淮安市中医院对中药材的保存管理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这既是中药人员工作本身应有的素质要求,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我院在创建规范化药事管理制度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今后,医院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中药的个体化给药研究及临床药学研究工作,为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白海连

(责任编辑:申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