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些大家十分熟悉的明星如高秀敏、马季、候耀文、著名导演谢晋等相继因心脏疾病猝死的报道,使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心脏。“心脏猝死”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能预防吗?就这个话题我们走访了副院长、心血管科博士吴同和。 吴同和博士告诉我们,我国每年有54.4万人心脏性猝死,每天至少有1480人死亡。目前社会上对心脏病猝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人有侥幸心理,也有一些人觉得只能听天由命,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心脏疾病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可以科学预防和治疗的。 吴博士说,心脏猝死可发生于许多种心脏病,但以人们比较熟知的冠心病为最多见, 大部分人出现冠状动脉狭窄,一些患者会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由于大面积心肌缺血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心肌电不稳定,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猝死。 吴博士解释,患者人群一般包括这几个方面: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的、有心梗病史的、出现心肌增厚、不明原因昏厥的以及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疾病的等等。目前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而人们往往忽视了心脏病的检查,感觉心脏部位不适,也就是到医院做个心电图,这样很难检查出复杂的病情,以致耽误了预防和治疗。因此,感觉心脏不适的时候,最好到医院进行心脏功能的检查。 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检查出冠心病呢?吴同和博士表示,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心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来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术一般采取插入心脏导管的方法进行,这种方法是一种有创伤的手术,人们往往不容易接受,费用也相对比较高。心脏CTA又称CT血管造影,是利用高速、高分辨率的CT来进行心脏检查,是冠心病主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随着我院近日引进的64排128层CT的投入使用,在机器下面,仅需5秒钟,临床医生就可看到完整、清晰的三维立体心脏冠状动脉图像。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无创、立体、精确”观察心脏血管及全身血管的难题。还有效地减少了放射线、造影剂等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且检查费用明显低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的费用,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CT室里,放射科主任薛洪旺为我们演示了64排CT对心脏疾病的成像过程,我们清晰地从控制室屏幕上看到了心脏的状态和血管分布以及病灶的状态。薛洪旺表示,CT的在临床疾病检查应用非常广泛,而我院64排128层CT与普通CT相比,最重要的突破是检查心脏疾病,可以称为真正的“心脏CT”。它不仅可以检查出心脏病的范围,还可以检查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老年性疾病、高血压、有家族史的患者以及高危人群进行心脏疾病检查提供了最佳手段,心脏血管一些很微小的变化也逃不过射线的“眼睛”。 |
(责任编辑:申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