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冬春季节好发的病在夏季治疗。它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历来受到群众的喜爱,市中医院已连续十余年开展该活动,每年都有逾千名市民前来体验冬病夏治,也越来越喜爱用这种“纯绿色”疗法来预防疾病。 今年7月13日入伏,我院的“冬病夏治”将在入伏当天开始。针灸康复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刘永涛表示,要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冬病夏治,就必须让大家知道冬病夏治究竟是什么?有哪些治疗方法?主治哪些疾病? 为什么要在夏天治“冬病”? 刘永涛介绍,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对一些在冬春季容易发生或复发、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缓和期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春季节减少发作、减轻发作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这主要是利用夏季气温高,自然界阳气盛,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药方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使得一些冬天易发作的疾病得以减轻。为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一般选在三伏天进行。 冬病夏治有哪些治疗方法? 刘永涛说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口服、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火罐是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 冬病夏治能防治哪些疾病? (1)肺系疾病: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 (2)小儿疾病: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遗尿、慢性腹泻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寒性胃病、慢性腹泻等; (4)骨关节疾病: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颈椎病、肩周炎、四肢麻木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5)其他:喜暖怕凉、遇冬怕冷、冻疮、免疫功能低、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及“亚健康”人群。 2013年冬病夏治起止时间 由于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刘永涛说,今年的伏天时间较长,有40天,自7月13日开始,8月21日结束。此期间调养人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伏 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 7月23日——8月01日 中伏加强 8月02日——8月11日 末伏 8月12日——8月21日 哪些科室开展冬病夏治? 我院开展冬病夏治活动的科室有淮医名医堂、中医特色诊疗区、儿科、肺病科和脾胃病科。 冬病夏治咨询电话 门诊部:0517-80876086 院 办:0517-83761947 (王奕) |
(责任编辑:宣传科) |
三伏将至,又到冬病夏治时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