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三年跨越发展回眸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3-08-13

        新起点起航,三年实现大跨越

201012月,淮安市中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院,20136月,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金色牌匾已在中医院的门前熠熠生辉。从“三乙”到“三甲”,三年时间,在淮安中医院的发展进程中仅仅占据了十分之一,却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果。

在市中医院三年的发展巨变中,究竟经历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果要寻找中医院发展的秘诀,必须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市中医院院长——孙邦贵。20106月,市卫生局副局长孙邦贵兼任市中医院院长,面对淮安中医药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他开始思考转变。

孙邦贵上任后,迅速制定中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定下了“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人均超一倍,总量翻两番;医院创三甲,特色美名扬”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文化建院、质量立院、服务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倡导“白+黑”、“5+2”的奉献精神。有了目标,便有了奔头,带着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孙邦贵开始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切以发展为主题,不断深化医院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是医院改革中的“敏感神经”,成功为其“脱敏”的,是中医院历时半年制定出的一套完整而翔实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引入竞争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激活内部潜能;在分配制度改革中绩效分配向一线倾斜,向高风险、高技术和关键岗位倾斜。就这样,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有胆有识的业务骨干走上了改革的前沿,成为一院发展的生力军。

一切以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快医院现代化步伐。三年来,医院的现代化进程可谓是突飞猛进,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病房大楼、急诊楼,改造了门诊楼、“杏林楼”、中药制剂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以及“淮医名医堂”和“中医特色诊疗区”;建设了ICU、介入诊疗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投入6000余万元,添置了包括64排螺旋CT、核磁共振、DSA、以及体内伽马刀等6套肿瘤综合治疗设备、5分类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等先进医学检验设备在内的一大批先进诊疗装备。一所中西医齐头并进的现代化中医院在淮安崛起。

如果说医院的发展同样讲究“疗效”的话,那么,医院发展的数字则能说明一切。记者获悉,与2010年上半年的各项统计数据相比,2013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翻了近两番,出院病人增长了182%,开展各类手术从不足500/年,上升到了近2000/年,人均在职工资性收入增长了3倍多。十二五发展目标已有多项指标已提前完成,藉此强劲势头也不难发现,未来,淮安中医药事业将在这条快步发展的腾飞之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