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便秘,中医药调理有妙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4-03-03

    说起便秘,估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而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性顽固性便秘,就十分痛苦了。两个月前,55岁的黄先生满面愁容地从涟水来到市区,在我院门诊三楼的“淮医名医堂”,他找到肛肠科汤永志主任中医师述说了原委。原来,七八年前,他就开始出现排便困难,开始没重视,现在越来越重, 5~7天才能排一次便,而且每次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不得不来就诊。刚开始的时候,他去其他医院看过,医生开了一些通便药和开塞露,一试还挺管用。此后,他就经常自己去药房购买使用。可没想到,现在,就算喝下一整杯通便的番泻叶水,都没什么用。得知我院的肛肠科名气大,又是国家级的重点专科,黄先生便前来寻医问药。

    经全面检查,汤主任下了“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便秘”的诊断,也就是结肠蠕动功能差,消极怠工,而且,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泻药,形成了阳虚体质。汤主任为黄先生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中药的调整。四天后,先生七年来第一次不借助泻药,自行排便了,这无疑给了他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勇气。一个月之后,他已经能够达到两天排便一次,而且之前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等现象也好转了许多,精神再次振作了起来。

    汤主任介绍,平时如果偶尔出现排便困难,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需要过分紧张,多吃些蔬菜水果就可以缓解。如果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十分费力,需要依靠泻药、开塞露等帮忙,一年之中超过三个月的话,那么,就需要认真诊治了。如果使用各种方法无效超过2年就是慢性顽固性便秘了。

说到便秘的成因,汤主任指出,导致慢性便秘病的因素很多,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胃肠道疾病、累及胃肠道的全身性疾病、药物因素、心理或精神障碍导致的躯体不适、产后、手术等都是常见病因。

在日本,50%老年痴呆患者在青壮年时有慢性便秘史;在美国,每年约9万人的死亡与便秘有关,每年泻剂消费4-5亿美元。此外,便秘患者易患乳腺疾病,泌尿系感染,大肠癌及皮肤病,甚至常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猝死;同样,由于便秘,大便浓缩使致癌原与结肠粘膜接触时间延长,吸收过多,便秘患者发生肠癌是正常人群的4倍……可见,便秘绝不可被忽视。

    那么,如何正确诊断便秘并进行治疗呢?汤主任说,对于久治不愈的顽固性便秘患者除了做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肿瘤外,我院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检查方法,一是可以做排粪造影,动态观察排便状态下结直肠内容物的运动方式,以观察直肠出口是否存在梗阻;二是做结肠运输试验,连续动态观察肠道的运行功能;三是做肛管直肠测压,可以更精确地分析各种排便反射和感觉功能的影响。因致病原因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全面分析疾病的主要和次要矛盾,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性便秘只需服药三、五天即可,顽固性便秘大约需要治疗一个月左右。只有经过系统治疗却无明显症状改变者,才能根据诊断进行手术。

    汤主任说,虽然便秘是一种常见病,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遭遇。但需要提醒的是:切不可乱用泻药!偶尔服用泻药来应急,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服用,就会使肠道和支配肠道蠕动的神经受损,严重破坏肠道中有益菌群平衡,干扰肠道正常活动规律,破坏人体自主排便功能,并慢慢形成药物依赖。到了最后,即使吃泻药,也拉不出来。严重的话,还可能发生直肠息肉,导致癌变。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便秘,首先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饮水,摄入含膳食纤维多和水分多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其次,有便意时,要及时排便,不要憋便,如厕时应集中精力,不要看书报、手机;第三,应避免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第四,应及时寻求中医中药治疗,即针对病因,根据不同的症型辨证用药;最后,还应积极锻炼身体,经常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胃肠蠕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