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不掩“针”功夫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4-09-12

——记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弟子、我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永涛

说起针灸,人们就会想起那根细细长长的神奇银针,小小的几根针在针灸医生的手里就是治病的良方,针对不同病症,找准穴位,有时短短十几分钟,病人的病症就能有所缓解,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纵观古今,中医大家们无一不是出神入化地运用草药、银针等中医疗法为百姓祛疾治病的高手。在我院,就有这样一位医生,在近20年来的行医生涯中,他凭着手中那小小的银针,为无数患者解除了各类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种,“一双妙手手到病除,三根银针针穴疗经”是患者对他的赞誉。他就是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弟子、针灸专业硕士、我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永涛。

    患者说:针灸妙手,针到病除

去年8月份,刘永涛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80多岁的聋哑老人吴立功赠他一本《针灸大成》,亲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首诗藏头诗:“刘师妙手功夫深,永将医术济世人;涛声滚滚追扁鹊,好将金针继时珍。”原来,老人因为腰疼来找刘永涛针灸,刘永涛用“笔谈”的方式询问病情后,取穴、入针、行针一气呵成,动作干净利落,针感十分到位,让对中医颇有研究的吴老十分满意。扎九根针,吴老竖了九次大拇指。

今年3月,外出义诊的刘永涛两针治好了一位连续打嗝三天的老大爷,至今成为小区里的佳话。原来,老人不明原因打嗝,试便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止不住,正打算去医院看病,走到门口,看到小区里有义诊,老人过来看热闹,听说针灸能治打嗝,就试着扎了两针,不到五分钟,针到病除。

刘永涛不仅精通现代针法,对古代针法也颇有研究。家住泗阳的胡先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突发下腰部剧烈疼痛,并放射到右腿,不能活动,在当地医院诊疗一个多月,其间亦做针灸治疗,却无明显效果。慕名来到我院后,刘永涛分析病情,运用“烧山火”手法对胡先生进行治疗,留针一小时,10次治疗之后,胡先生的疼痛完全消失了。(注:“烧火山”手法是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由徐疾、提插、九六、捻转、呼吸、开阖等法组合而成,为纯补综合手法。)

    同事说:业精于勤,德技双馨

刘永涛1994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取得针灸硕士学位,20年的不懈努力使他成长为一个深受患者信赖的针灸专家,可是延续千年的中医学,典籍卷帙浩繁,为了寻找为病人治疗的最佳方案,刘永涛不断学习、总结,他采取做笔记的方法,当看到有价值、值得研究的地方,他便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几十本厚厚的笔记本,无声地记录了他不断钻研、精益求精的从医路。

随着名气的增大,每天找他针灸的患者络绎不绝,现在刘永涛平均每天要为100多名患者扎针,从备针、消毒、扎针到起针,他平均每天都要手起手落至少要1万次。“手腕要灵活、有力,所以刘主任每天都要练手腕的力量,也在不断地琢磨怎样扎针更快速、更准确。他是我们的榜样!”说起刘永涛,科室的小杨医生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导师说:勤学慎思,博极传承

今年1月,“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传承工作站”和“程氏针灸临床基地”在我院挂牌成立,针灸专业硕士毕业10年的刘永涛有幸拜得“名师”——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长子、程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的程红锋教授,成为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弟子。

今年6月,刘永涛赴北京跟师学习。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抄病案、写心得,反复揣摩、虚心求教。不但跟着程红锋教授学习,还受到了程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纪晓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杨金洪教授等名家的亲身指导,受益匪浅。运用针灸治病的思路也豁然开朗。“勤学慎思、热爱针灸,一点就透!”学习期间程红峰教授对这个弟子十分满意。

在名师的指点下,刘永涛发现,以前认为的那些使用针灸治疗效果不大的疾病,运用新的手法、取穴方法,却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不,今年8月,59岁的杜女士因为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疾病的一种)来我院治疗,刘永涛采用针灸背腧穴的方法,为她行针半个多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刘永涛不无感慨地说:“真是学无止境!

“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习医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药王”孙思邈的这句话是刘永涛从医路上的座右铭。刘永涛主任说,他的理想是在淮安建立一所针灸研究所,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针灸的传承与发展,治愈更多的疾病,造福更多的患者。

                                            (申琳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