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沿技术 提升临证水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6-12-19
        ——我院举办省级继续教育“慢阻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进展学习班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推广普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新技术,12月16日至17日,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和市医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新进展学习班”在市区举行,来自市内外二、三级医院及医联体成员单位的15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的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目前我国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8%~10%。由于公众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同时临床诊治中易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疾病相混淆,因此提升基层医师鉴别诊断和规范化诊治水平,掌握前沿技术十分重要。
    此次学习班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呼吸科主任周贤梅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南京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林勇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魏瑜主任中医师;市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市二院郑玉龙副院长;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我院呼吸科主任汪为民博士等10位专家分别从慢阻肺哮喘重叠综合症的诊治进展、肺胀的中医临床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规范、无创通气在慢阻肺患者中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在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专家们以精炼的语言和翔实的内容使学员们感觉受益匪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我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登金在开班致辞中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及呼吸科近年来的发展,张院长说,通过培训,要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内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掌握慢阻肺诊治新进展新方法,运用于临床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据悉,我院呼吸科作为市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在科主任汪为民博士的带领下,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炎)、肺弥漫性病变(如间质纤维化)、肺脓肿、气胸、慢性咳嗽等,尤其在呼吸危重病抢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开展了气管镜下活检及肺泡灌洗、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肿瘤化疗等诊疗手段,为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新途径。
    同时,每年夏季三伏、冬季三九期间,该科均会开展“冬病夏治”、“三九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于“慢阻肺”治疗效果显著,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责任编辑:张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