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幼儿高烧39.4℃ “以手代针”退热显效快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7-06-27
    “来给叔叔看一看,我们今天不打针……”在我院推拿科的诊室里,4岁的龙龙望着眼前没有拿针管和酒精棉球的白大褂医生,逐渐停止了哭闹。孩子由于体质弱,经常感冒发烧,打针打怕了的他,在这里安安稳稳地接受不同以往的“小儿推拿”治疗,仅仅30分钟,原本高热39.4℃的体温降至38℃,顿时安抚了患儿妈妈焦急的心。
    推拿科张春健副主任中医师介绍,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小儿特定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治疗、保健方式。针对小儿反复发烧、感冒、咳嗽、厌食、便秘、腹泻等疾病效果显著,其“绿色疗法”也受到家长青睐。
    小儿推拿为何这么神奇?“经中医辨证,患儿龙龙属外感发热型,且热度较高,我选取清肝肺经、退六腑(体温38.5度以下时选用清天河水)等穴位进行中医手法治疗,并配合穴位点刺放血,达到退热清肺解表的目的。”张春健主任解释,“由于小孩肌肤柔嫩,脏气清灵,经脉丰富,对穴位刺激的敏感性、感知度要高于成人,尤其是7岁以下的儿童效果更好,退热更快……”
    “工作中,常有家长前来咨询自己在网上自学推拿手法是否正确?”张春健认为,虽然简单的手法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学,但小儿推拿不是简单地揉肚子、捏手、捏后背,非专业人士很难在短期掌握好推拿手法操作的技巧和功力,由于孩子的体质、疾病的不同,采取的推拿手法、时间长短、力度都不一样,切不可盲目按照网络视频照葫芦画瓢。
  张主任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平衡失调导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和“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比如说小儿感冒,若孩子自身抵抗力差,属于虚,是要“补”;若外界的邪气进入人体,属于实,是要“泻”,要使进入人体的外邪排出去,如果家长们仅仅以“碎片化”中医知识,不分方向、力度擅自推拿,把补和泻两个手法用颠倒了,效果就大相径庭,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出现反效果,甚至会伤害宝宝的身体。
    因此,炎炎夏季,小儿长期在空调环境中不出汗或冷热不当容易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张春健提醒,如果孩子服药后不见缓解,持续高烧不退,甚至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责任编辑:张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