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结不解情缘 三块牌匾赞医者仁心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8-07-11
    患者在医院治好了病,向医生护士送上锦旗以表谢意,是常有的事。然而,一位耄耋老人一口气送上三块亲笔书写的牌匾却不多见。7月9日,在我院呼吸科就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三块牌匾上分别写着“德高医精、诚信天下”,“人人服务好、个个技术高”,“货真价实、诚信天下”。每个字都刚劲有力,诠释着老人家对医务人员精湛医术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感谢,也表达了他对医院餐厅亲民服务的认可。
一次购药   就医路上与中医院“结缘”
    “因为感冒导致发烧了,不得不去医院买药,当时只花了3块5毛钱,不同的药还是用纸袋一颗颗分开包装的……”一说起10年前自己找急诊科副主任周燕红的看病经历,88岁的离休老干部张大爷就感慨万分。
    原来,集“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脑梗塞、慢性胃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病于一身的他,没少在医院与医院间奔波,每每开药都是一开很多种、一开很多盒,“有时候,前面开的药还没吃完,身体又出现了其它问题。别看周医生开的药‘便宜’,可还真管用,3块5毛钱就让我退了烧,一个医生医德如此高尚,她所在的医院肯定优秀……”张大爷的眼里流露出深深的信任。
  篇报道    解决了“久咳不愈”的烦恼
      前不久,报纸上一篇《久咳不愈  中医有妙招》的文章让张大爷找到了呼吸科主任汪为民博士,“咳喘的毛病困扰了我快40年,一受凉就加重,稍微动动就喘的不行……”在汪主任的建议下,大爷决定住院接受系统治疗。
    汪主任结合既往病史仔细研究后,采取了中西医并用的方法,在以抗感染、止咳化痰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药辨证,以“化痰降浊、健脾宣肺、祛风止咳”为论治原则,并辅以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大爷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特别是耳穴埋豆后,大爷遵医嘱每天按揉,一天,他正在按揉,突然感觉到耳朵里“碰”地一声,好像有一股气流喷了出来,随后就觉得周围人说话声音太大,害得他连忙摘下助听器。张大爷又觉得不放心:“这也许是幻觉吧?”他赶紧拿起手机打个电话给女儿,当女儿是声音从电话里清楚地传来时,可把他乐坏了。
    现如今,不但咳嗽、气喘症状消失了,连佩戴了多年的助听器也摘下了,老人连声说:“中医太神了!这次住院真是值了……”
  “一针见血”   住院32天未扎第二针
    打针输液是护士们最见功力的基本功。同时,对住院患者来说,针头虽小,却实实在在地影响患者的就医感受。由于年龄的原因,张大爷的血管条件较差,扎针也就成为难题。可老人在住院期间从未扎过第二针,原来是护士长徐星星带领的护士姐妹们动足了脑筋,不仅在输液时耐心细致,输液后还予以中药塌渍,充分保护了静脉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每位医生护士不管是查房,还是治疗,总是面带微笑,让整个病房显现出活力,也增添了温馨。“那种喜悦是内心的,这种舒心周到的服务让我感动特别贴心。”张大爷动情地说。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对一名医生、一家医院来说,患者的口碑是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医者人生最大的价值。多年来我院中医人正是这样坚持的,把对患者的关心、细心渗透到每一个服务的细节,与患者们结下了不解情缘。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