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之我院中医保健学院迎来首批“老”同学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8-09-13
    9月10日是教师节,我院与老年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医保健学院”在当天正式开班,首批124位“老”同学早早就来到了作为教室的学术报告厅,期待着这开学的第一课。
    还未到上课时间,报告厅里就热闹起来——“不好意思,这个位置有人了。”“快快快,我们往前面坐,这样听得清楚些……”为了能够多听、多学到中医保健知识,“老”同学们竟“抢”起座位来,表现出强烈的求知热情,其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也有47岁。
    淮安市老年大学是广大老年朋友们的精神家园,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学习交流,沟通交友,其乐融融。自1993年起,我院与该校密切合作,20多年来陆续开设了中医养生、针灸推拿、中医食疗等课程,定期派出专家前去授课,受到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
    我院科教科科长王素芹对各位“老”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通过联合举办中医保健学院,充分利用医院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等方面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老年教育与医疗保健事业融合发展,让老年朋友能够体验中医在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等方面神奇魅力,从而对疾病进行有效防治。
    “必须要让老年人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到,这中医保健课才讲的有意义……”首次开讲“老师”康复科蒋同伯主任在课程设置、讲课方式等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课堂上,蒋同伯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和临床经验,结合人体解剖图、中医骨度分度等形象生动的图片,用通俗、易懂的“淮普”方言向大家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的起因、中医诊治及自我保健的方法。他还现身说法,像大家讲起自己孩子遇到发烧、感冒、咳嗽等疾病时,如何运用推拿、火罐等中医保健方法来“扭转”必须输液的格局。
    “听起来都不敢走神儿,一走神儿就会漏听重点。”“这位蒋主任讲的好,我听他的课好几年了……”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连声称赞,有的拿着笔记本边听边记,有的用手机将讲课内容拍了下来,有的甚至将“座位”直接搬到讲台旁边听课。就连下课后大家还纷纷围着蒋同伯继续交流,蒋主任也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大家,并嘱咐遇到疾病问题随时找他。
    71岁的朱阿姨与74岁的何阿姨在一起“上学”已有2年了,下课后经常在一起探讨中医保健方法。刚下课,两人便研究起“中医穴位模拟人”来。
    现如今老年人都爱养生,但市面上的保健书籍鱼龙混杂,过于严谨的一般比较枯燥,老年人不爱看;而“养生大师”类别的,虽通俗易懂,其准确性难以分辨。为此,蒋同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精心主编了《老年按摩学》书籍,便于学员们课下巩固和参照,为自我保健指明正确的方法。
    今年,老年大学与我院联手创办了“中医保健学院”,首次将“中医保健学院”的教学点设在我院,依托医院丰富的专家和设备资源,每周一、三、四下午固定安排康复科、治未病中心、推拿科等相关专家,将集中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员们能够近距离了解中医,亲身体验中医,运用中医,使老人们晚年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院负责讲课的三位专家
蒋同伯  康复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省康复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对神经介入诊疗技术运用熟练,并积极推行早期针灸、早期康复治疗工作,灵活运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肩周炎、网球肘、带状疱疹、腰腿痛等。在运用浮针止痛方面有系统研究。
主讲课程:老年穴位按摩
授课时间:周一下午14:30—16:30
授课地点:我院急诊楼四楼学术报告厅
周兴武  治未病中心主任,内分泌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淮安市名中医,江苏省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结合诊治内分泌疾病。多年来对中医治未病有较深研究,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运用多种中医干预措施,对亚健康、慢性病人群进行调理。
主讲课程:衰老与长寿、饮食养生、药物养生
授课时间:周三下午14:30—16:30
授课地点:我院急诊楼四楼学术报告厅
  
张春健  推拿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专注研究运用推拿、整骨、特色针灸、针刀、中药等保守方法对颈椎、肩关节、腰椎、膝关节等脊柱筋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并擅用推拿、艾灸、半刺拔罐等治疗婴幼儿疾病及体虚、生长缓慢等。
主讲课程:常见病的按摩治疗
授课时间:周四下午14:30—16:30
授课地点:我院急诊楼四楼学术报告厅
(责任编辑:张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