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生命的长度!呼吸科医生的一天,你可曾想是这样……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8-10-13
汪为民博士,这位我院肺病科(呼吸科)主任,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行医20余年,一心为民:身穿白大褂,嘴角上总挂着一丝微笑,让人觉得特别的和蔼可亲;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着温暖,时常流露着睿智的光芒,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深刻的洞察——洞察出患者的需要,洞察出下属的需求,洞察出家人的支持……
![]() 早上7:15 距离上班时间还有30分钟,汪为民已经准时来到医院,换白大褂、戴好口罩、洗手消毒……这个熟练的环节后,他会第一时间去看望几位特别关注的病人——“用提前来的时间,可以掌握整个病区的情况,提前了解重点病患的病情变化。”汪为民说,只有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让他们转危为安。 早上7:45 晨间交接班——是呼吸科的大工程,也是令年轻医护“压力山大”的一个环节。所有值班和当班的医护人员围站在一张长桌边,将自己值班时遇到问题及针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一一“晒”在大家面前,汪主任会在这场“阅卷”中给予评价与指导。 早上8:30 今天本不是汪为民门诊,刚交接完班,已经有慕名找他就诊的患者在门外等候。详细询问病情,边听病人描述,边在电脑前操作。“咳嗽几天了?伸出舌头看一下,还有哪里不舒服?”汪为民拿出听诊器放到患者胸口,仔细听诊,翻阅辅助检查资料,然后开用药处方……耐心细致。大多数时候,他都在重复着这一系列动作。 早上9:00 送走这几位病人及家属,汪为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进入紧张的查房中,“先重后轻”——是汪为民查房的原则,每检查一位病人,他都要仔细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查看胸部CT及化验结果,查房时他说话平缓,语气谦和,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给人一种安心感。 “每次病人出院,病人和家属都会向我们表示感谢。看到他们顺利康复,我们也特别高兴。”提起自己的工作,汪为民认为,自己所做的那些事都是应该做的,都是小事。可是,这些对于病人来说却是关乎健康和生命的大事。 上午11:00 汪为民查完最后一个病房,每个病房平均三个病号,仅病人的胸部CT他就要仔细看很长时间,虽明显有些疲惫,但他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和听力不好的老人说话时依旧铿锵有力。 中午12:00 直到吃午饭的时候,汪为民才从忙碌的工作中稍稍透一口气。 下午14:00 汪为民又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工作中,他将前往杏林楼二楼的内镜中心,为已经预约好的2位患者做支气管镜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下午16:30 汪为民接到电话匆匆赶去脑病科、心血管科等科室会诊,会诊结束,他依旧疾步如飞,“会诊只是今天下午的一部分工作,回去还要查看一下几个危重患者,事情多着呢。” 下午18:00 恰巧是每周一次科室业务学习的时间,汪为民带领医护团队充分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和护士的护理水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视病人如亲人,呼吸科医护人员的服务及技术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晚上20:10 此时,汪为民也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忙碌的一天让人疲惫。他宁愿不喝水、少上厕所,急患者之安危;他宁愿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守护患者身旁;也许,晚夜间或凌晨他还要赶过来抢救危重病人。正是这份心,让他行医的每一天、每一秒,都充满能量,继续坚守前行。 |
(责任编辑:宣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