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是你们又一次帮我站了起来”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8-10-10
——我院开展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新技术造福患者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许多人进入中老年以后,尤其是女性,虽然身体还可以,但易出现下肢部位骨折,膝盖磨损等情况,若平时不注意保护,一旦“伤筋动骨”,自然就要“维修或更换零件”了。
    前不久,今年65岁的刘阿姨因“左股骨颈骨折”来到我院诊治,我院骨一科团队为她成功实施了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切口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次日患者便能下地行走。DAA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全髋关节置换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周后,就在患者准备康复出院时,病房里上演了温馨的一幕:她紧紧握着首诊医生、主任中医师刘平的手,不停地说感谢。
    “我这一次又一次手术,都是你们帮我重新站起来,太谢谢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谢谢你对我们团队的信任。”
    而这感激之情,还要追溯至3年前——
频繁摔倒   使股骨头再次“罢工”
    2015年6月,老家在连云港的刘阿姨因走路不小心跌倒导致左股骨颈骨折,往返当地多家医院给出都是统一的治疗方案——髋关节置换。难道没有其它的治疗方法?再一想到自己要给在异地淮安工作的孩子添麻烦,刘阿姨那个愁啊。
    细心的孩子观察到母亲的心思,经过考察了解,索性带着老人前来我院骨一科治疗,考虑患者年纪未满65岁,身体各项指标尚可,便予以空心钉微创治疗,术后一年又行内固定装置取出术。这几年来,刘阿姨行走如常,对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可未曾想到,今年9月的再次滑到,打破了老人原本安逸平静的生活。
前方入路   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
    经过骨一科团队术前缜密设计、反复讨论,及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配合下,为患者成功实施了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次日便能下地行走,不要说刘阿姨自己想不到,连邻床的病患都惊呼“不可思议,恢复太好了!”羡慕她这么快就可以自行走路,减轻术后很多麻烦。
    “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得从大腿外侧开一道15厘米左右的口子,要切断手术关节周边的肌肉等组织,术后3个月起床、翻身、穿袜等动作关节容易脱位。”刘平主任介绍,针对刘阿姨采用的这种方法,将微创和快速康复理念融合,不仅从伤口上小了一半,最重要的是,手术是从肌肉缝隙进去,对身体的生理结构破坏非常小,将手术创伤和对关节稳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使“次日即可行走、无需限制关节活动”成为现实。
高龄老人  也能进行髋关节置换
    “老人年龄大了不能做手术!”、“伤筋动骨要100天!”真的是这样吗?针对这样的说法,刘平主任是不赞成的:股骨颈骨折是髋部骨折的一种,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髋部骨折直接导致病人死亡的概率很低,但真正可怕的是,髋骨骨折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如脂肪栓塞、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引起的并发症常常会导致死亡。
    人工关节置换符合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是目前治疗严重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通过人工关节置换,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常规开展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骨髓炎、骨肿瘤等各种骨科手术及微创技术,为众多老年患者解除病痛,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