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脚下一滑“折”了腰 微创打点“骨水泥”当天行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8-10-11
都说人到老年,骨头就变“脆”了,上个厕所、打个喷嚏,甚至在床上翻个身都有可能骨折。那么,骨头能不能像砖墙一样,用“水泥”补好呢? 您别不信,还真有这样的“水泥”!医学上称之为“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由于它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称。将它通过一种特殊通道注入,短时间凝固后,硬度比原来的骨质要强,受损的椎体一般不会再度压缩,可达到固定病椎、缓解疼痛的目的。 前不久的一个傍晚,在某医院因罹患肺癌正接受“保守”治疗的73岁季大爷,起身去洗手间时脚下一滑,瘫坐在地上动弹不得。接到会诊通知的我院骨二科主治医师张振国赶到后,经检查初步考虑为“腰椎病理性骨折”,并将具体情况向科主任谢松林作了简要汇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解除痛苦。”谢松林当即做出决定,并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由于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可在跌伤等情况下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新鲜骨折?还是陈旧骨折?需要行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来确诊。”为了减少搬运,减轻患者痛苦,刚到中医院,谢松林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腰椎核磁共振检查,并诊断为“腰2椎体病理性新鲜压缩性骨折”,结合既往病史考虑很可能是骨质疏松或肺癌转移导致。果选择保守治疗,至少需卧床3个月,长期卧床易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因年老体弱、基础病多而无法耐受,况且饱受“肺癌”折磨的老人能扛得住吗? 这一道道难题摆在谢松林及骨二科团队面前,经过科内会诊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量身订制”出创伤最小的“姑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整个手术创伤只有“米粒”大小,出血量仅有5ml,术后老人的腰痛明显缓解。 令季大爷和家人没有想到的是,术后2小时已能下地行走,“我腰不疼了,不疼了,太神了!人家都说跌打损伤要躺一百天,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能下床了!”老人开心地说。 据谢松林主任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通过不到2毫米的小切口,将液态的“骨水泥”缓缓注入骨折椎体里面,逐渐恢复椎体骨折、塌陷所丧失的高度,及时解除患者痛苦。 特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的椎体压缩骨折及脊柱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引起腰背部顽固性疼痛患者,其优势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术后2小时可自由活动,一般3天便能出院,真正做到了快速康复。 |
(责任编辑:宣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