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他们是如何守住120多名血透患者“生命线”的?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3-20

  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好好在家呆着”成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好方法。

  可是,对依赖透析机器生存的血透患者来说,路虽“封”,“析”还得透,生活还得继续,哪怕暂停一次血液透析,都有可能对生命产生威胁。

  为了守护着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有一群人虽未奔赴抗疫一线,却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逆行者。

  他们,就是血透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们!

后方亦是前线,他们全年“满负荷”

  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强。疫情下,城市公交车停运,小区封闭式管理,乡镇更是村村封路,检查出入证和测量体温。

  普通居民可以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但尿毒症患者不一样,他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选择“逆行”,每周到医院做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透析4小时,这样才能清除体内毒素和潴留水分,以维持基本生命。

  目前,淮安市中医院接收的长期血透患者为120余人,平均每周透析350余人次,每位患者每次透析4小时,一周达1400余小时。因为这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停,所以血透中心工作人员是365天全年无休的。

  血透中心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安全,如果出现一例感染,则可能导致全员隔离的局面,患者正常的血透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疫情防控期间,血透中心的工作人员依然每天满负荷工作,还在平时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防控管理工作。

保障患者安全,把好感控“生命线”

  血透大厅人员较密集,透析患者及陪护家属流动性大,透析人群抵抗力差,这都是疫情防控的难点,其中20余位血透患者来自疫情较重的淮安区,如何既保证患者正常透析,又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成了科里新年来的头等大事。

  为此,大年初一在科主任严晓枫、护士长孙荣的带领下,科室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召开了紧急会议组织大家学习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院感防控相关知识,为减少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特别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预案,既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着手,教患者和家属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又从治疗护理、环境消杀等着手,进一步规范了疫情期间的 血透流程。

  护士长孙荣笑着说,所有的措施总结成12个字,就是“定规矩、上防护、强消毒、勤筛查!”如安排三班透析、床间距>1米、严格消杀、对所有透析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测量,并要求血透患者由固定家属陪同,如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对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教等防疫措施等等。

  这些科学、规范、人性化措施的落实,既做好了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又保障了患者安全,不给疫情感染扩散以可乘之机,为患者、为医院守住了一方净士。

前方有你,后方有我

前线的战友们英勇抗“疫”

后方的逆行者们同样践行着医者誓言

用心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

期待不久的将来

我们能摘下口罩

尽情地享受绚烂的阳光

呼吸新鲜的空气!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