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关节疼,每天茶饭不思,苦不堪言,四处求医,却收效甚微,70岁的张奶奶就这样,被疼痛“包围”了大半年,直到遇到了他…… 疼痛难忍,病因难寻 半年多前,70岁的张奶奶忽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双下肢关节间断性疼痛,她以为是老了缺钙了,急忙去药店买了点钙片,然而,钙片吃了一个月,疼痛不但没缓解,反而越发严重了——从间断的双下肢关节疼痛发展到了腰、膝等关节,尤以颈肩部疼痛为主。 张奶奶急忙到当地医院疼痛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就当作普通的疼痛来治疗,张奶奶先后做了四次小针刀,治疗期间颈部疼痛确实有所缓解,可是疗程一结束,症状又出现,颈部的疼痛折磨得张奶奶彻夜难眠,日渐消瘦。 儿子看着心疼不已,打算带老母亲前往南京的大医院寻求治疗。这时,儿媳想起自己曾在淮安市中医院风湿科副主任苏德成那里看过关节炎,经过几次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于是,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淮安市中医院。 终遇转机,查明“真凶” “这个老奶奶来的时候面色苍白,身形消瘦,怕冷,颈部僵硬、疼痛、转侧不利,精神状况很差。”据苏德成介绍,在接诊张奶奶的过程中,他仔细查体、询问病史,发现了一个细节——张奶奶之前检查的化验单上一直提示血沉偏高。这让苏德成立刻警觉起来——也许是类风湿关节炎。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苏德成让张奶奶做进一步检查,抽血结果显示:血沉79mm/h(正常:0-20mm/h)、C-反应蛋白50mg/L(正常值<10mg/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这意味着张奶奶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而这,应该是导致她颈部及多关节疼痛的真凶。 找到了病因,对症治疗,一切变得简单起来: 一方面,用西药免疫抑制剂治疗; 另一方面,主以益气温阳,活血祛风,通经利水,以《金匮要略》大乌头汤为基础方,加防己,通草等中药配伍进行口服,配合针灸局部治疗,减轻颈部及其他关节的疼痛。
两周的系统治疗后,困扰了张奶奶大半年的疼痛消失了,出院前复查血沉,已下降至31mm/h。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苏德成医生这么说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古称历节风,白虎风,现称尪痹,金匮要略认为,本病多因血虚受风,或汗出当风,酒后感风,汗出入水,风寒伤血,与血相结,侵袭人体,痹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早期病位在关节、经络,久而累及脏腑。
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小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晨僵,大关节也可受累,身体疲乏无力。
在治疗方面西药的优势是抗炎、调节免疫力效果较好,但是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的优势在于扶助正气,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副作用,预防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免疫力低下,两者相结合,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果身体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等症状时,记得去风湿科排查一下病因,以免耽误病情。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特色 1、中药口服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分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等症型,医生望闻问切后,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养阴益气等功效的中药口服。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行气活血、止痛,以及祛湿散寒等优势,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是具有一定的辅助缓解症状的功效。 3、穴位注射及红外线照射 将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作用的中成药注射液,注射到关节腔或具体的腧穴中,起到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肿痛部位可予以红外线照射,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4、足浴 根据医嘱,可添加川乌,草乌,艾叶等中药材,进行足浴,每次一包(可用2-3次),每次30分钟,10日一疗程。 5、按摩疗法 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续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手法作善后处理。每次30-50分钟,2-3天一次。 |
(责任编辑:宣传科) |
被疼痛“包围”大半年,竟是它在作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