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肠生气得疝气,大肠不动会便秘。提到疝气,大家的印象是什么?肚子上鼓个包,不痛也不痒,用手按按还能按回去…… 你确定说的不是我的小肚子? NO NO NO 我们的小肠有时会通过薄弱的腹壁处膨出,形成一个囊,这就是疝,老百姓也称它为小肠气,可别小看这个包。淮安市中医院外一科最近就收治了,一位被疝“逼急”了的大爷。 便秘“惹恼”小疝气 疼得大爷直冒汗 一年前,王大爷(化名)发现了左腹部偶尔会鼓起一个小包块,并伴有隐隐的胀痛,但是包块可以缩小,甚至回纳、消失。 王大爷想,自己已经78岁了,手术治疗风险大,也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便与这个包块“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一年。 可是前些天,老人便秘了,上厕所时拼命使劲,结果“惹恼”了肚子上的包块,它变得越来越硬,痛得老人直冒汗,儿女急忙带他来到附近的淮安市中医院寻求治疗。 微创治疗“一拖三” 大爷连呼“值!” 接诊的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孙建仔细检查后发现,尽管老人肚子上只有左侧这一个5cm*4cm的包块,但老人身上的疝应该不止这一个!果然,B超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腹部存在隐匿疝。 考虑患者年纪大,又是双侧腹股沟疝,还可能存在其他未发现的隐匿疝,孙建决定给王大爷做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时,再仔细探查一下。第二天,孙建在给王大爷修补完疝时,又进行了腹腔镜下探查,果然发现了三个“藏起来”的疝,他逐一修补好,彻底解除了王大爷的“后顾之忧”。
“一次解决四个‘疝’,这个手术太值了!”由于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王大爷恢复得很快,术后三天后就出院回家了。 关于疝气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疝气”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区别? 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孙建介绍,“疝气”好比是衣服上破了洞,“疝气”手术实际上就是“补洞”。对于双侧腹股沟疝的修补、探查发现隐匿疝,腹腔镜手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别看是小小的“补洞”,内涵却大不同,传统的手术是开刀后直接拉拢缝合,而腹腔镜疝修补术则是在肚子上打三个孔,用可被人体“兼容”的补片,在破洞处粘合修补。 这样的修补不仅克服了传统手术伤口愈合慢、患者术后腹部有不舒服的拉扯感等问题,还能同时修补腹腔内的多处“疝孔”,免除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真可谓“一举多得”。 如果王大爷用传统的手术修补“疝气”,需要两侧腹部同时开刀,伤口呈倒八字形,而且有继发隐匿性“疝气”的隐患,术后大笑、便秘、剧烈咳嗽都有可能导致“疝气”的再次发作。 “疝气”可以保守治疗吗? 孙建说,只要是“疝气”,首选手术,现在的“疝气”手术进入了微创时代,术后2-3天就可以出院,而且复发率低,以前的复发率为30%,现在仅1‰。 “疝气”刚开始时不痛不痒,很多患者白天可以摸到包块,但平卧时包块就消失了,会误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其实“疝气”的危害非常大,一旦出现嵌顿,肠子回不去,就会出现肠梗阻症状,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肠坏死。 “隐匿疝”可以放任不管吗? 孙建说,虽然临床上“疝气”多表现为单侧,但很多儿童和老人腹壁较薄,双侧都有“疝”。有些病人只是表现为一侧,另一侧还未表现出来,这称为“隐性疝”。 隐匿疝也是疝,也是需要手术的。一般来说,隐形疝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在运动时会局部疼痛,所以,老年朋友发现一运动就有腹部局部疼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责任编辑:宣传科) |
小疝气“逼急”老大爷,医生一次手术“补”了四个洞,别说疝气你不在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