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中医药+靶向药物,让肺癌晚期的他“活”过来了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7-09

  嗜睡、答非所问全身乏力、小便失禁反复发烧、吞咽困难手术切除的垂体瘤再次生长……

  在经历肺癌、垂体瘤两次肿瘤手术后许先生的病情突然恶化49岁的他生命仿佛走到了尽头

  “还是去中医院试试吧”家里有人提议于是,许先生被送入了淮安市中医院肿瘤科令人惊喜的是——一个月后他再次“活”了过来

一切还得从半年前说起

  20202月初,许先生曾因为口干、喝水多、小便多、全身无力、手足麻木等症状到当地医院检查,意外发现右侧肺部有个小结节,后来至江苏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右上肺楔形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示右肺浸润性癌,诊断为肺腺癌。

  可是术后回家休养的他,发现食欲不好、全身无力的症状并未缓解,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是许先生还是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医生们却始终找不出病因,也解决不了许先生的问题。

  经多方打听,他们找到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于一江,于一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患者以往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找出了病根——垂体占位。

  2月底,许先生再次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病理提示为罕见的“肺腺癌垂体转移”。这一结果对于许先生和家人来说,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两次手术后病情突然恶化

  经历两次大手术的许先生全身乏力症状有所好转,但3月中旬开始总觉得没有精神,想睡觉,但病情还算平稳。4月下旬开始出现反复发烧、小便失禁、嗜睡、答非所问、记忆力极差等情况,到后来,甚至连饭都吞咽不下了。家人焦急万分,四处咨询医生,但却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许先生的健康问题。

  “还是去市中医院试试吧!”家里有人提议。许先生也觉得有道理——上次四处求医,最后在市中医院才找出病根,这次再去试试,说不定医生能有办法呢!

  428日,许先生一家找到了淮安市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陈爱飞,此时的许先生已经生命垂危,经过细心问诊和一系列检查后,陈主任发现,2个月不到的时间,许先生之前手术治疗的垂体瘤又生长了,而且发展迅速,比之前肿瘤还大,大小约29*27mm

一个月后,他又“活”过来了

  陈爱飞的肿瘤科团队根据许先生的既往资料、影像学证据、当下的病情等,反复讨论,制定了以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的治疗方案,使用司莫司汀化疗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全虫散灌胶囊以及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中药口服。

  奇迹出现了:

  入院仅3天,许先生的体温就恢复了正常,不再反复发烧,小便失禁的症状也消失了;

  一周后,许先生能自己吃饭,食欲也明显提高了;

  半个月后,在不需要家人的搀扶下能下床走动了;

  1个月后,他精神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能完全自理,记忆力也比以前好了,还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最让惊喜的事——再次复查头颅CT,显示垂体肿瘤已缩小至24*18mm

  家人对于这样的治疗效果十分满意,许先生的妻子感慨:“在他病情最重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也曾经想过放弃治疗,觉得省里的大医院都去了两次,也是尽力了,还好来了中医院,我们又有希望了!”

  陈爱飞介绍,肿瘤的生长都是有土壤的,人体就是它的土壤。中医注重土壤的调整,既能扶正固本,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又能祛邪,抑制杀灭癌细胞,改善身体内环境,使得“土壤”不再适宜肿瘤生存,这时再配合应用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向肿瘤部位准确释放药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多数发现时已是晚期,预后较差。传统的手术放化疗治疗作用有限,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个体化定制中药方剂联合运用靶向、免疫等治疗近些年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病友提供了疾病控制甚至康复的希望。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