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高龄老人连续10天未排便,竟是“它”在作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7-17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便秘”的尴尬,而便秘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有报道称,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0%患有便秘。80岁高龄的赵老伯,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连续10天未排便的他,碍于面子,一直未和家人说起,直到腹痛、腹胀难忍,才到医院就诊,没想到引发便秘元凶竟是肠道肿瘤。
80岁老伯多病共存治疗棘手
  5月底,80岁的赵老伯身体出了问题——食欲不好、腹部胀气、排便困难。可是,碍于面子,赵老伯一直没将这些症状告诉家人。6月8日晚,已经连续10天没排便的赵老伯突然觉得腹部疼痛难忍,家人赶紧带他到附近的市中医院看急诊。
  “老人当时躺在床上一直抱着肚子喊疼,腹部明显隆起,赵老伯体重只有130斤,并不胖,可是圆鼓鼓的肚子非常显眼。”接诊的外一科(普外)副主任医师孙建回忆说。
  随后的腹部CT检查发现,赵老伯的肠道梗阻了,结肠肝曲位置有肿块,就是“它”堵塞了肠管。
  然而,老人的实际病情更加严重和复杂,外一科(普外)孙建、陈运团队对于赵老伯病情进行了仔细分析:首先,赵老伯有重度贫血、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脑梗死、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病情复杂;其次,赵老伯已有80岁的高龄,体质差,心肺功能不好,手术风险极高;第三,病情特殊,患者腹腔肠管极度扩张,随时有可能出现肠管破裂,进而引起腹腔的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病情特殊,保守治疗遇上“拦路虎”
  通过综合考虑,外一科(普外)团队决定先行保守治疗,稳定病情、纠正水电解质及内环境紊乱,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但是高龄、贫血、内环境紊乱等问题都是保守治疗上的“拦路虎”。
  在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及内环境紊乱,生长抑素抑制肠分泌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等一系列对症处理措施下。老伯的全身症状稍有好转,但是肠梗阻的病情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保守治疗这条路行不通了。
迎难而上,打破“高龄”禁忌
  6月10日,大家再次对赵老伯的病情进行讨论,认为现在赵老伯病情危重,虽然手术治疗风险极大,但却是当前抢救他生命的唯一希望。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外一科(普外)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赵老伯做手术。
  6月11日,外一科(普外)团队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升结肠极度扩张,几乎占据了半个腹腔,肝曲的肿瘤大小约5cm*5cm,已完全堵塞肠管,肿瘤周围浸润严重,切除的余地极小,但术中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将患者的右半结肠(包括结肠肿瘤和扩张的升结肠)切除,同时在右下腹进行了回肠的造瘘。
  术后第二天,赵老伯就能吃流质了,目前赵老伯恢复状态良好,已出院回家了。
  外一科(普外)副主任医师孙建表示,在医疗领域,高龄通常被视为手术禁忌,因为高龄老人手术要面临三大难关,这对医生的技术、医院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老人器官衰退,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二是基础疾病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三是手术后恢复慢,易发生感染、肺炎和静脉血栓等。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患者正变得越来越多,高龄甚至超高龄的比例逐渐上升,对于这些高龄患者,淮安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有着一整套完整而成熟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并制定了严格的多学科会诊制度,能够为每一位就诊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目前,已成功开展了多例高龄手术,为多位高龄患者解除了病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