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医学科技精英、淮安市中医院医务科副科长于一江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08-27
他,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好医师,想像电视剧里神医一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他,善待患者,没有架子,有求必应,爱患者如亲人,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他,被患者、同事亲切的称为“修脚大师”、“医学侦探”、“科研高手”……; 他就是淮安市中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于一江。
▲于一江荣获2020年淮安市医学科技精英荣誉称号
一双妙手去腐生肌
于一江现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是治疗糖尿病足方面的专家,在治疗糖尿病溃疡、慢性难于性伤口、糖尿病合并下肢感染等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2012年9月,他前往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在那里,高达90%的保肢率让他震撼不已,也给了他扎实研究糖尿病足的信心。 2013年,患糖尿病20余年的刘阿姨左足出现两个直径约2.5cm的破溃,在当地医院治疗八个月未见好转,破溃处感染严重,已经开始坏死,并散发出阵阵臭味,当地医生建议截肢。她不甘心,慕名找到了学成归来的于一江。由于患者还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诸多病史,病情重。于一江在局部清创、使用自行研制的“生肌玉红膏”等治疗的同时,还用中药进行调理,23天后,刘阿姨脚上的创口竟然愈合了。 他说,“有很多像刘阿姨这样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无果才想到要试试中医,来我这里求治,对他们来说,我们是最后的希望。医生,无论怎样都是不可以嫌弃病人。”
“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内分泌疾病病因繁杂,有些病诊疗难度很高,特别考验医生的诊断水平。这些充满了伪装的疾病,可逃不过于一江的“火眼金睛”。2017年,44岁的朱女士因“反复短暂性意识障碍4年,加重1周”前来就诊,她本来只想调理调理,治治低血糖。于一江询问病史后,却发现,朱女士4年来一直反复心慌手抖、乏力,凭借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于一江觉得,这么频发低血糖实属不正常,为了查明病因,于一江查阅各种文献、“抽丝剥茧”式的全面分析患者病情,最终发现是“胰岛素瘤”这种罕见疾病导致的,这是一种生长在胰腺的高功能内分泌肿瘤,会间歇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人体出现突发的严重低血糖。找到病因对症治疗,朱女士很快就康复了,再也没有犯过低血糖。
守正创新一心为患
临床工作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是立身之本,但是医学要发展,就要去思考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科研的思路就从这样的思考中提炼出来。于一江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思考的医生。他始终坚持精读经典、悟其精华、融会贯通辨证开方。
他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想到,如果将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关口前移,在皮肤未破溃前就解决皮肤感染问题,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于是他翻阅古籍、查阅文献,结合国家慎用抗生素的政策,研制出“青敷膏”,外敷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并申报了淮安市科技局的课题。 他在给糖尿病足患者换药时,经常听到患者抱怨——伤口不能进水,没法洗脚,长期不洗脚,太臭啦!于是他尝试使用保鲜膜、防水敷贴等防水材料进行试验,最终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足部溃疡的防水装置”,完美解决了糖尿病足患者洗脚的难题。 “患者找我,是信任我,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让他们少一点痛苦是我作为医生的最大心愿。”虽然行医之路苦累参半,但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他就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终身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信念。 |
(责任编辑:宣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