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男子坐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竟被“钉”在了汽车挡风玻璃上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0-11-11
身体撞碎汽车挡风玻璃
全身10余处骨折
胸腔敞开式撕裂伤
最大的伤口长达40cm
膈肌、肺叶清晰可见
……
这可不是电视情节
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险——车祸伤势凶险,生命告急
  8月底的一天,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两辆120急救车便呼啸着驶进淮安市中医院,送来4位车祸患者,值班的医生护士们立刻争分夺秒地忙碌起来,其中一位25岁的男子小李的伤势十分严重,让久经沙场的急诊外科值班医生张要田心里“漏了一拍”——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右胸部最大的开放性裂口约40cm,多处肋骨骨折伴粉碎性骨折,透过伤口能直接看到抬高至两乳头水平处的膈肌(正常膈肌位于剑突水平处)和肺叶,随时有发生纵膈摆动造成心脏骤停的危险,此外,胸部伤口较大、全身多处骨折,极有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同时,伤口内还有很多玻璃碎片、塑料片,极有可能因伤口污染,引发感染性休克。
  原来,小李在与朋友凌晨聚会结束后,乘车一同回家,他坐在副驾驶位置,却忘了系安全带,发生车祸时整个人被巨大冲力撞击摔出座位,身体撞碎了前挡风玻璃,玻璃割裂了他的前胸,并卡住了他,我院急救人员接到市120调配电话,立即出车,到现场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从挡风玻璃上解救下来。
急——全程零等候,联合救治一体化
  面对小李右胸部大面积的开放性伤口,所有的救治都按上了“快进”键,打开静脉通道、抽血化验、输液、心电监护、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并通知ICU、手术室提前准备……。
  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肖兴雷、胸外科主治医师邱亮第一时间赶到急诊,立即使用大量无菌纱布闭合胸腔(将开放性伤口变为闭合性伤口),固定胸壁、并陪同小李进行CT检查,初步诊断为开放性血气胸,右侧多发开放性肋骨骨折,两肺挫伤,右侧肱骨骨折、右侧股骨骨折、髌骨骨折及腰1、腰4及腰5右侧横突骨折,需要紧急进行手术。
  06:00,小李被送入手术室,由于患者全身多处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清创和骨折临时固定,避免感染和骨折断端再次伤害,也是为了接下来的胸部手术打好基础,方便摆放体位。骨科副主任医师肖兴雷带领张晖、刘尚仑两位医师开始了第一轮手术,他们对小李的肢体伤口清创缝合,并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断端。
  三位骨科医生刚完成手术,胸外科主治医师邱亮与助手袁翀迅速接替,他们开胸探查,清除小李伤口里的碎玻璃、塑料片等杂物,并帮他修补肺叶和膈肌。
  术中探查时发现小李多处肋骨骨折,大量碎骨片游离,右肺下叶有约2cm裂伤,肝挫伤及右侧膈肌3处裂伤,但好在心脏和胸腔大血管未伤及。
  由于创面污染严重,小李胸腔里有大量米粒大小的碎玻璃、大小不一的塑料片和部分肋骨碎骨片,邱亮用了大约50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将患者胸腔清理干净(避免发生感染,造成感染性休克),然后才对患者骨折的肋骨进行缝合固定,修补了肺和膈肌。最后放置了胸腔引流管,帮他引流出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
  12:40,小李的手术结束,ICU(重症监护病房)主任金晓玲带领团队迅速“接棒”,对他进行接力治疗,抗感染、输血、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
  一周后,小李生命体征平稳,肖兴雷、张晖、刘尚仑三位骨伤科医生再次为他进行微创手术,这次是将右股骨骨折、右肱骨骨折及右髌骨复位内固定。因患者是开放性多发骨折,切开复位创伤大,失血多,通过综合考虑选择了肱骨和股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一方面避免了切开复位失血多和感染几率大的风险,减少了对碎骨块和骨折断端的剥离和血供影响,能够帮助骨折早期愈合,另一方面髓内钉中心固定符合肢体力学原理有利于早期活动。
赞——救治60余天,他终于康复了
  三天后,小李身体各项指标好转,从ICU转入普通病房,骨科肖兴雷医生给予营养骨折、抗凝、保肝等药物治疗,他和胸外科邱亮医生分别负责骨折伤口、胸部伤口的清创、换药,康复师也在合适的时机,帮助患者尽早开始床边康复治疗。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0月底,小李生活基本自理,康复出院了。
  “我被卡在车头的时候,以为自己死定了,幸亏遇到你们,让我捡回一条命!”出院的时候,小李和医生们一一握手道谢,并且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就是坐在车后排,我也一定系好安全带!”
  患者小李的成功救治,是市中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MDT)实力的又一次体现。此次抢救过程中,急诊科、胸外科、骨科、ICU、麻醉科、康复科、输血科等多科室紧密协作,整合了我院各科室诊疗技术优势,发挥优势互补,为患者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形成一体化的诊治模式,多学科探讨,使患者获得更科学、更全面、更优化的诊疗方案,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促使他能够基本生活自理。

(责任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