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o⊙)淮安一女子脸疼10余年!不是被打的那种!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4-08-27

57岁的张阿姨有个“顽疾”——右脸疼疼了10余年,堪比“受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遵医嘱口服“卡马西平”等多种药物,时好时坏由于惧怕手术,她一忍再忍……

今年5月,张阿姨右脸疼痛再次加重比如追剧时疼痛来袭,电视剧瞬间不香了吃饭时突然疼痛,她气得想掀桌子哪怕半夜睡得正香,也会突然疼醒……这种疼随时随地、毫无预兆、不明原因地发生,一天疼上好几回,简直防不胜防,搞得张阿姨整天精神紧绷,什么都干不了。为了治病,家人陪着她去了淮安、南京的好几家医院就诊,诊断都是“三叉神经痛”,医生提供了几种手术方案,也告知存在一定风险。听说就算做了手术还容易复发,张阿姨吓得啥也听不进去,宁愿忍疼,也不愿意做手术。

为了张阿姨看病的事,全家人的意见也出现的分歧。特别是这几年,张阿姨被疼痛折磨得脾气越来越大,家人也没少跟着生气。张阿姨的女儿李女士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看起来一切都好,没有任何伤口,脸能有多疼?是不是年纪大了“能嘘”?正规医院跑了好几家,医生给了治疗方案母亲又不听,坚决不做手术,到底是怕手术?还是压根儿没那么疼?虽然嘴上“抱怨”,但是十分心疼母亲的李女士在今年7月,无意间看到淮安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专家坐诊信息,得知上海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后王旭辉主任在市中医院脑外科建立了工作室,担任该院脑外科名誉主任,每月都来淮坐诊、手术,尤其擅长治疗三叉神经痛,便慕名而来。

结合张阿姨既往病史及各项术前检查结果,王旭辉主任带领市中医院脑外科团队开展了细致严密的讨论,并耐心与患者进行了沟通与分析。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张阿姨决定接受“显微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7月23日,王旭辉主任在显微镜下仔细将行走异常、压迫三叉神经的责任血管分离,并使用垫片将其与三叉神经隔离,从而消除了疼痛源。术后张阿姨疼痛消失,留院观察两天后出院。在前不久在回访中,床位医生周勇了解到,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后疼痛未再复发。

1、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N)又名痛性抽搐,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大多为单侧,偶见双侧先后发病者。表现为撕裂样、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可伴患侧流泪、流涎、流涕或面部抽搐。

2、三叉神经痛病因及分类

根据病因,三叉神经痛一般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较公认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搏动性压迫所致。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治疗原则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可考虑外科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某一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由小脑脑桥角及其邻近部位肿瘤、炎症、外伤及三叉神经分支部位的病变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

请给患者更多关心和理解三叉神经痛发作突然,病程较长,患者在心理上应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疼痛性疾病容易造成患者心情压抑、精神紧绷,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不要觉得患者“娇气”,更不要指责、埋怨,应该以理解和关心的角度帮助患者,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治疗。

3、三叉神经痛如何治疗?

一、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或者中医针灸治疗,药物选择方面首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也可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普遍存在耐药可能,开始疗效较好,随着病程进展往往症状控制欠佳。(只能暂时缓解,无法根治,长期服用有副作用且药效逐渐减弱)  

二、手术治疗(根治)

 1、显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通过微创开颅的方式,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开,解除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微血管减压术是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好、术后复发率低、可以保留神经和血管功能等特点的微创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外科方法。显微镜神经内镜神经内镜优势:刀口更小、看的更清楚、对脑组牵拉更轻微

2、经皮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经皮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是在X射线或CT引导下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给予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使之损伤,继而缓解三叉神经痛。该手术无需开颅,疼痛缓解率高,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适用于疼痛耐受差、年龄大、体质不佳、基础疾病多且不宜长时间全麻患者,是较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