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4年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世界肾脏日 我们在行动,为增强全社会对肾脏损伤的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减少、控制肾损伤的发生,淮安市中医院肾病科在3月12日、14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为广大市民进行肾脏健康检查,普及肾脏保护知识。
健康义诊
3月12日上午,市中医院副院长、肾病科主任中医师王素芹,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高先楼,副主任中医师胡娟娟,主治中医师潘成祥,风湿科副主任苏德成,内分泌科主治中医师朱益丽等医务人员,组成健康义诊团队,在门诊大厅为患者把脉问诊,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
为了方便患者,现场医务人员还设置了便民挂号点,免费提供测血压、血糖、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
肾友会健康大讲堂
为了更好地普及肾脏疾病相关知识,搭建患者汲取知识、交流经验、畅谈未来的平台。3月14日上午,市中医院肾病科举办肾友会健康大讲堂。尽管下雨,仍有40余位肾病患者和家属们共赴这场“家庭”聚会。
肾病科医生高先楼、胡娟娟、血透室护士长孙荣分别围绕《守住透析患者“生命通路”》《慢性肾脏病饮食指导》《 内瘘不同穿刺方法如何选择 》作专题讲座,指导患者们科学“保肾”,维护好生命通道。
授课现场还准备有奖抢答和幸运大抽奖活动,将肾友们需要注意的日常用药、护理、饮食要点变成抢答题,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现场气氛活跃。
你的肾还好吗?
肾脏是非常重要的排泄器官,如果把我们身体比作一座城市,那么我们的肾脏就是下水道系统和水净化系统,它可以把人体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内,让我们的身体维持一个稳定的舒适的状态。肾脏同时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相关激素对于调节血压、生成红细胞、维持钙磷平衡等都有非常的重要。
若想知道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需要结合个人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来综合判断。但当出现以下“信号”的时候,往往提示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
1、血压升高。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特别是年轻人血压高,往往是肾脏存在疾病的警报。
2、尿泡沫增多、经久不消。尿中泡沫较别人明显增多,往往提示存在蛋白尿。
3、乏力、食欲不振。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肌酐、尿素等毒素就会逐渐在人体内蓄积并刺激胃肠道,进而出现食欲不振、口臭、舌和口腔黏膜溃疡,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以及消化道出血等。这甚至是不少肾病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
4、夜尿增多。如果睡前并没有大量饮水,仍每夜出现夜尿,则强烈提示肾功能减退。
5、关节疼痛。血液尿酸高的人群,尿酸会沉积在肾脏里,使肾功能受损。因此,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拇趾、足背、脚踝、膝等处关节红肿疼痛,并有浮肿,高血压,夜尿增多等情况时,除在专科就诊,也要及时排除肾脏疾病。
如何保护肾脏健康?
保护肾脏,首先需要避免劳累,因为劳累可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感染(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反复感染可以诱发肾脏疾病的发生;此外,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保持“下水道”的通畅,可以预防尿路感染。
饮食方面,对于健康人而言,没有太多的饮食限制,主要是避免摄入一些肾毒性的食物和药物;对于已经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而言,饮食方面主张清淡,低盐低脂,建议优质蛋白饮食,主要是指动物蛋白,如鸡鸭鱼肉等(俗称白肉),大豆制品可以适当摄入,尽量少吃牛肉、羊肉、狗肉等(俗称红肉),以及动物内脏和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