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长期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
让人无法忍受
75岁的周大爷因吞咽困难查出食管癌
可是手术后
只要吃东西、喝水就呛咳
只能靠胃管维持营养
“每天都盼望着用嘴吃饭喝水”
75岁的周大爷因吃饭时感觉下咽食物困难,于今年5月在南京某医院查出胸食道下段癌变,8月在广东省某医院进行了腔镜颈腹切口食管部分切除术(食管)+胃代食管术(食管)+胸腔镜下胸腔粘连松解术(右肺)手术治疗。术后的第12天,医生指导周大爷缓慢进食,但是喝水进食时总是会呛咳。
出院后,周大爷遵照医嘱,每天尝试用嘴吃饭喝水,可是食物无法正常吞咽,喝水也容易呛咳,几乎是滴水不进,只能依赖胃管注入流质食物来维持生命。
就这样又过了10余天,眼看着吞咽障碍丝毫没有改善,家人四处打听后,带着周大爷找了淮安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医师杨道海。
“杨主任,我手术到现在26天了,吃啥都咽不下去,喝点水就呛,有没有办法治啊?”
“您先别着急,咱们把原因找出来,对症治疗才会有好的效果。”杨道海安慰着瘦弱的周大爷,并为周大爷进行了常规的吞咽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周大爷的口颜面及咽喉部的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未见明显异常。
难道是环咽肌失迟缓导致食物不能正常进入食道?也不太像。因为周大爷还同时存在喉结的上抬不充分,这和单纯的环咽肌失迟缓有点不大相同。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吃下了一口馒头,特别满足”
杨道海再次查看周大爷的手术记录和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经颈腹切口手术”引起了他的注意。
会不会是颈部手术瘢痕限制了喉结上抬,环咽肌打开不充分,导致食物不能正常进入食道,从而导致进食障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杨道海查看了周大爷的颈部手术瘢痕,发现瘢痕呈条索状,瘢痕处皮肤无弹性,周大爷喝水时疤痕侧的皮肤紧绷牵拉使喉结上抬变得极为困难。
于是,杨道海结合患者瘢痕特征,指导患者首先把食物在口腔充分咀嚼形成食团,吞咽时低头,这个姿势可以有效代偿瘢痕挛缩限制喉结的运动,还使会厌谷的空间扩大,并让会厌向后移位,避免食物溢漏入喉前庭,有利于保护气道。此外,收窄气管入口后壁后移,使食物尽量离开气管入口处。
用了这个方法后,周大爷终于在无呛咳的情况下顺利地喝下了一口水,随后,在杨道海的指导下,大爷又咽下了一口馒头!“虽然是馒头,但是特别满足!”周大爷对后续治疗充满了希望。
治疗第一周,周大爷循序渐进掌握进食技巧,适应不同形态的食物。康复师还指导他进行口腔运动训练,并对颈部瘢痕处肌肉进行超声波理疗,改善颈前筋膜弹性势能及颈部屈伸及旋转活动度,增强局部感觉输入,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治疗两周后,周大爷拔除了胃管,完全经口进食。从滴水不进、食不下咽,到一饮而尽、畅饮畅食,只用了两周!
吞咽障碍是指吞咽过程的异常,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吞咽障碍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很有必要。淮安市中医院康复科是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在吞咽障碍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
进食姿势很重要
进食姿势是一种代偿性的吞咽障碍治疗方法,通过控制相关解剖结构的位置或大小来改变食团的流向,从而减少误吸的发生、缓解下咽的困难,包括仰头吞咽、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低头吞咽等。
仰头吞咽
仰头待食物进入到舌根后部再作低头姿势吞咽,适用食团口内运送慢(舌的后推力差)的患者。
侧方吞咽
让患者分别左、右侧转头,做侧方吞咽,可除去梨状隐窝部的残留食物,防止嘴里有残留食物。
点头样吞咽
颈部尽量前屈形状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可去除会厌谷残留食物。
低头吞咽
颈部尽量前屈姿势吞咽,使会厌谷的空间扩大,并让会厌向后移位,避免食物溢漏入喉前庭,更有利于保护气道,收窄气管入口,咽后壁后移,使食物尽量离开气管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