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切口UBE微创技术业内“大咖”,帮淮安椎管狭窄患者降“腰”魔!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3-10-31

自今年9月在淮安市中医院建立工作室以来,山东省中医院微创骨科主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张建新教授多次来淮,带领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团队成功开展多例在全市领先的UBE脊柱内镜下腰椎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腰椎狭窄症患者解燃眉之急。

山东省中医院UBE技术推广实力强,张建新教授团队于2020年7月在全国率先开展UBE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双阶段融合术,定期开展手术现场视频直播演示,举办线上线下学术会议,其学术成就及技术水平在山东省脊柱外科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及良好的口碑。每年UBE微创手术量逾千台。

1698997428607451.png

患腰椎疾病多年

遭受疼痛反复折磨、无法行走

病例一:

70岁的李大爷(化名),3年前出现腰部疼痛伴随右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右臀部经过右大腿后外侧放射至小腿外侧,卧床、坐立均有明显疼痛不适,行走困难。曾多次尝试按摩、封闭等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就诊前1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疼痛剧烈导致行走受限,遂来市中医院骨伤科就诊,希望摆脱病痛。

病例二:

75岁的张奶奶(化名)被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衰等各种疾病“缠身”,10年前置换过右侧股骨头;5年前做过“颈椎间盘手术”;两年前放过2枚心脏支架。

因腰椎管狭窄疼痛难忍,曾在多家医院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均被告知需行手术才能解决问题,因为腰椎管狭窄微创手术对主刀医生技术水平要求高,多数医院仍用传统开放融合术式来解决问题,创伤大、恢复慢,这让老人望而却步。直到3个月前,老人下肢疼痛、无法站立,只能卧床静养,才下定决心彻底解决问题,打听到张建新教授擅长用微创手术解决腰椎管狭窄问题,张奶奶慕名而来。

张建新教授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希望微创解决的诉求后,安排学生、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陈宏伟组织肾病科、肺病科、心血管科、手术麻醉科、康复科、普外科、针灸科等多学科会诊。

经过细致严密地分析,张教授认为“腰椎管狭窄”诊断明确,腰椎退行性改变,相应硬膜囊受压,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保守治疗意义不大,需要手术解决问题。

在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张教授决定用“UBE脊柱内镜下腰椎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四个小孔,根治腰腿痛

UBE技术解“狭路相逢”之疾

UBE技术,即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是脊柱内镜的一种,主要运用于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通过建立两个通道(一个视野通道,一个操作通道)进行手术操作,在UBE内镜辅助下可完成中央椎管、双侧神经根及侧隐窝狭窄的减压,并可在镜下进行椎间植骨融合的一项技术。

优势: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系统能够弥补单通道椎间孔镜工作效率低、视野范围小、适应症少的缺点,开放性手术失血多,创伤面大、视野模糊的不足之处。

手术由张建新教授主刀,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完成后,再行经皮的微创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全部操作仅通过4个长度约1厘米,如指甲盖大小的小切口将突出椎间盘完整取出,术中出血量少于100ml。

术后,李大爷、张奶奶高兴地告诉医护人员,手术次日就感觉腿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腰部还有些术后刀口的轻微疼痛,但像以前那种腰好似“塌方”了,使不上劲的感觉没有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并伴有骨质疏松,术后休养一段时间,陈宏伟将指导患者佩戴胸腰椎支具下床活动。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属于临床常见病。

如何尽早识别腰椎管狭窄症?

一般来说,患者常感慢性腰痛,活动受限加重,还可表现为腰胀、腰部束带感,这些症状往往在活动或工作后加重,休息后得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下肢麻木、发凉,甚至感觉减退。最终出现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神经性间歇跛行,即在行走时下肢后侧或后外侧出现麻木、疼痛,由下腰部向腿部移行。腰椎管狭窄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

被类似问题困扰的患者朋友,可咨询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咨询电话:18705239126,联系人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