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供更加方便的手术视野
更加安全的肺保护
胸外科手术需要麻醉医生
进行有效的肺隔离
传统的双腔支气管导管
外径粗、硬度大、置入深
对患者的损伤大、刺激大
插管较为困难,操作复杂且时间较长
为了让胸外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
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淮安市中医院麻醉科已常规采用
可视化“支气管封堵导管技术”
33岁的袁女士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歇性咳嗽、咳痰,偶见咯血,在外院确诊为“左下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支气管镜穿刺病理结果为片状坏死样无结构组织。由于惧怕手术,平时症状严重时,就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治疗后症状改善,病情也时好时坏,自己并未太在意。
不久前,由于工作繁忙,袁女士病情加重,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痰量明显增多,测手指血脉氧饱和度仅85%左右(正常值为95%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袁女士入住淮安市中医院胸外科拟行手术治疗,术前,胸外科主治医师陈明和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钱慧华共同研究患者病情、仔细讨论手术细节,为该患者拟定手术麻醉治疗方案——“气管插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导管全麻下完成左肺下叶切除手术”,术中做快速病理辨别病灶情况。
为此,经过麻醉科团队反复论证,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最终采用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支气管封堵导管”,术中定位精准,成功实施左肺隔离封堵,右肺单肺通气,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由于采取了微创手术及微创麻醉技术,患者创伤较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即刻拔除气管导管送回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钱慧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胸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因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与其他全麻手术不同,一般情况下需通过特殊气管导管将两侧肺隔离,手术一侧的肺不通气,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患侧肺的分泌物进入健侧肺,保护支气管和肺叶免受患侧污染,也有利于手术视野暴露,便于术者操作。
传统的麻醉方法常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实现单肺通气,来满足此类手术的要求,双腔支气管导管外径粗、硬度大、置入深,对患者的损伤大、刺激大,插管较为困难,操作复杂且时间较长。而支气管封堵导管技术,是指在仅仅置入单腔气管导管的情况下置入支气管封堵导管完成患侧肺的封堵,这样既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时间,又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损伤,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它可以解决以上众多问题,其优势是:
1、微创,对气管损伤小,刺激性小,在气管导管固定好后,无需再次调整气管导管位置,完全避免了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二次损伤;
2、支气管封堵导管管径很细,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视化操作,损伤小,刺激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几率也大幅度降低,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使用支气管封堵技术可行选择性肺叶封堵,更适用于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脊柱畸形的患者,以及低体重的成人和儿童。对于术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无需更换气管导管,减少了二次气管插管对气道的损伤,对于有困难气道的患者的安全插管和双肺隔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淮安市中医院麻醉科坚持医疗人才培养与硬件设施发展并重,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在可视化技术的加持下,积极开展精准麻醉、微创麻醉、超声引导下麻醉,积极倡导舒适化医疗、快速康复手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医院手术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为当地群众的健康筑牢了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