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
关于表彰淮安市劳动模范的决定
市中医院副院长周兴武
榜上有名
荣获“淮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专家介绍
淮安市中医院副院长 周兴武
淮安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近年来,他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两项、厅市级科研项目一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著十余篇,专著两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省“333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省百名医德之星、淮安市首席医学专家、淮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市十百千第三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疾病。多年来对中医治未病有较深研究,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运用多种中医干预措施,对亚健康、慢性病人群进行调理。
青春献医学 义无反顾
回顾学医、行医的历程,周兴武不禁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青春都去哪儿了,一眨眼我都50多了。”但他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的那种自豪。
自1992年周兴武从扬州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市中医院工作,除了正常的临床工作、钻研医书外,只要一有空,周兴武就跟着名老中医抄方学习,分析病例,并前往上海仁济医院内分泌科进修深造,明确专业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39岁时,周兴武便成为了当时医院最年轻的病区主任;随后又担任了治未病中心主任、内分泌科主任;2020年,被任命为副院长,分管医疗、门急诊等重点科室,他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在他的带领下,治未病中心蓬勃发展,内分泌科从最初“寄生”在其他专科里的小科室,一步步发展成淮安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科室不仅在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足、甲状腺等内分泌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颇有建树,还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治未病”的优势,走个性化治疗之路,让饱受内分泌疾患病痛折磨的患者少走了许多弯路。
一切为病人 乐于奉献
“当医生非常辛苦,支撑你的信念是什么?”
“救治病人、解除痛苦、患者痊愈出院带来的幸福感。”
2003年一个春天的傍晚,一位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16岁少女王丹丹,家人在亲戚的介绍下从洪泽赶来,找到了周兴武,来的时候患者已经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高热40度并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周兴武细心观察病情,第一时间拟定准确的治疗方案。由于患者胰岛功能差,极易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周兴武放心不下,一直守护在患者身旁,反复交代注意事项,直到病情平稳方才离开,此时已是凌晨3点。
就这样,王丹丹成了周兴武的“老病人”,一看就是近20年,在这期间,无论什么时候就诊,周兴武总会第一时间从家里赶来,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患者打电话,他一定会立刻接听。他说:“对于我们医生来说,也许只是一个电话,但是对于病人来说,可能就是救命的事情。”
多年来,周兴武在为患者缓解急症的同时,通过益气养阴、生津活血的中药方剂辨证调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极大的改善。“其实从第一次就诊,我们就认定了周院长,现在女儿已经结婚生娃,真的多亏了他!”患者的父亲对周兴武充满了感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致残致死并发症,足部只要有一个小伤口,腐烂就会迅速扩散到全脚,年过花甲的周奶奶来就诊时右脚有三枚1元“硬币”大小的溃烂,深可见骨,之前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截肢”的答复,而在周兴武这里却获得“改判”。
周兴武说自己并没有回天之术,有的是一颗千方百计为了患者着想的爱心;是一次次为患者剔除腐肉、上药包扎的耐心;是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控制饮食的百般叮咛……64天后,周奶奶不仅创口愈合、保住了双脚,而且能够正常走路了。
这样的事例在周兴武的临床工作中不胜枚举,他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声不响地穿梭在门诊、病区、办公室之间,用一举一动诠释着医者的初心。
发挥中医特色 抗击疫情
新冠疫情以来,周兴武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尤其是担任业务院长以后,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抗击新冠,只要有需要,身先士卒,冲在抗疫第一线,承担了市级新冠中医专家组组长任务,为我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他全面参与留观病例、密切接触者和确诊病例的相关诊疗,并根据患者病情,结合病史,制定个性化中医药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抗疫的优势特色,展现了山阳医学的风采。
2022年4月,作为淮安市新冠救治中医专家组组长,周兴武多次参加疑似、确诊病例的会诊,不分昼夜,100余次。同年,我市派出千余名医疗队员支援外市,周兴武根据季节、地域特点,精心拟定了具有扶正祛邪功效的新冠肺炎预防方和中药香囊,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为奔赴一线开展防疫工作的白衣战士们筑起了一道防御屏障。
建设好队伍 言传身教
潜心治学,虚心求知,专注创新,周兴武先后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顾维超,著名五运六气研究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顾植山教授为师,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广泛运用“治未病”理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3年前,周兴武担任副院长后,十分重视对医院的人才培养、设备引进、科室规划等工作。
“首先我自己就要以身示教、率先垂范、立言立行,每年至少做两个全新的专题讲座,文献阅读量在100篇以上。”周兴武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中医经典及学术前沿知识,不断学习,才能与临床相互结合,解决更多疑难病例。他常常教导年轻医生:“学医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要一点一点地沉淀下来,去努力、去付出,不怕吃亏,就一定会结出硕果。”
从一名普通住院医生成长为有担当的知名主任中医师,周兴武的初心从未变过。在他眼里,患者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收治患者后,他会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就治疗方案达成一致。任何时候都不忘中医的本,尽力让患者得到最大的关爱,是他多年来的行医准则,也令众多患者由衷地视他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