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使命 守护医院“窗口”防线——记市“优秀护理管理者”市中医院门诊部护士长秦梅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3-05-23

门诊是医院“窗口”,更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也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印象。秦梅是淮安市中医院门诊部护士长,自1999年走上护理岗位,先后在外科、急诊、妇科、手术室工作,2018年调入门诊部。从业24年里,她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秦梅都认真对待,以帮助患者为己任。

个人简介

秦梅,女,42岁,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国家级传染病专科护士,三级健康管理师,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现任淮安市中医院门诊部护士长。先后荣获淮安市“百佳护士”“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志愿者”和院级“先进工作者”“十佳护士”“先进个人”等称号。

加强管理立标杆,改善服务惠民众

不同于临床护理工作,门诊的工作琐碎且需要较好的沟通能力。讲起自己对门诊部工作的理解,秦梅说道:“作为护士,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就可以。但是作为护士长,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协调好各个方面。不仅需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还需要与各个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与职能科室沟通甚至还要协调保安、保洁等工作。”

为了树立门诊窗口科室形象,秦梅带领科室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接诊各种患者,提供咨询、分诊、导医及宣教,发现急危重患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随时解决患者候诊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改善门诊的就诊秩序。将医患沟通、意见建议、就医咨询、预约分诊、助残服务、便民服务、预约指导、自助指导多项服务功能统一整合,集中为患者提供服务,尤其为老年人、行动不便、无陪护的特殊患者提供“一站式”无障碍服务;并配置出借轮椅、担架,平车帮助特殊患者完成就诊,减少特殊患者奔波,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

1684810247861660.png

在3年的疫情大考下,秦梅同时兼任发热门诊护士长,她按照上级要求对门诊、新增预检分诊台及发热门诊的人员进行规划,领取防疫物资等,并组织培训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就诊、登记流程及消毒等方面的知识。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为落实落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秦梅在做好门诊诊疗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发热门诊及核酸采样点的房屋改造、工作流程、物品的存放位置,使发热门诊及采样点逐步趋于合理化、规范化。经常在暮色昏沉华灯初上的时候,她往往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坚守着,被同事们称为门诊楼前的“一盏长明灯”。

不忘初心研业务,注重创新促成长

在管理工作中,秦梅始终将患者的就医体验舒适度与安全放在首位。作为门诊护理团队的领头人,刻苦钻研,虚心学习,为了提高自己传染病专科护理水平,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第一届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班,通过学习,使自身在传染病专科护理水平、临床病情观察、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护理创新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来源于临床,应用于患者。”她谦虚地说,这个职业就是要有爱心,对患者入微观察,以不断探索求知的心态在职业道路中播种,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工作期间,秦梅始终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出发点,通过转变理念,建章立制、优化流程、强化培训,不断完善门诊服务内涵,提升门诊服务水平。此外,在工作中,秦梅发现N95口罩在佩戴时容易积累水汽,则带领科室成员一起研究进行改良,并申请了实用型的发明专利。后又申请了一项发明型专利具有消毒功能的传染病防护用隔离装置,还有一项关于排队用具的专利仍申请过程中。

对于团队的凝聚力,秦梅也有自己的认识:“一个团队不是一个人的团队,而是大家的团队,一个人再有能力,单打独斗也是一盘散沙。”24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让秦梅专业技术娴熟,她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员工,为了提高团队工作者积极性,经常找护士们谈心,及时调整大家的工作状态,创新性开展工作,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结合每个人的年龄、身体、性格特点等因素,合理安排岗位,使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特长与优势得到体现。

1684810282702573.png

由于工作繁忙,秦梅在生活中常常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某一次下午,秦梅如往日一样,门诊各片区巡视检查,她接到了彩超室需要参与抢救的电话,当她赶到现场时,一眼看到的竟是自己74岁病重的妈妈。“知道你工作忙就没告诉你,都在医院里面呢,怕啥,你快去忙你的……”听到母亲微弱还不忘关心自己的话语,秦梅没忍住红了眼眶,内心十分后悔。

“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24年的护理征途中,使秦梅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