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封不上?中西医结合康复32天后,她重获新“声”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3-03-27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

因为紧急抢救的需要

一些患者在急救过程中

常常要经历程气管切开

然而气管切开后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如愿封管的

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

早日封管、恢复自主呼吸

成了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有多重要?

气管切开术是重症患者救治常用的治疗方法,气切套管长期留置会增加多种晚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肉芽组织增生、气管食管瘘和误吸等,且对患者和照护者心理上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尽早进行科学康复,对于安全拔除气管套管、帮助患者全面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679878920961158.png

67岁的周阿姨家住洪泽,2022年8月因高温昏迷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被诊断为“热射病”,因病情较重,转往大医院抢救,经过抗感染、补液、床边透析及气管切开等一系列积极救治后,周阿姨“死里逃生”,但由于肺部感染严重、吞咽障碍、口腔分泌物多等问题,神志模糊的她始终未能缝合气管。

对于家属希望早日拔除周阿姨的气管套管的愿望,主诊医生向家属解释:“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目前可能是患者最好的状态了,后期气管套管很难拔出。”

多方打听之后,不愿放弃的家人将周阿姨转院至市中医院康复科。入院后,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高磊博士对周阿姨的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周阿姨的肺部感染严重——两下肺炎、右侧叶间积液及双侧胸腔积液伴两下肺膨胀不全,这是导致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

针对周阿姨这一情况

康复科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在治疗上,一方面注意气道湿化、雾化,机械辅助排痰,根据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同时,配合清肺化痰、通府泄浊的中药鼻饲,该中药方剂由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余崇华总结的经验方,目前已在临床应用15年;另一方面,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改善吞咽功能,并配合针灸治疗,刺激会厌功能,以及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尽可能减少痰液误吸的发生,从而改善肺部感染。

经过20天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周阿姨的肺部感染明显减轻,叶间积液、肺部膨胀不全已消失。治疗第32天,经康复评估,周阿姨已具备拔管指征,高磊与患者家人沟通后,拔除气切套管,恢复了自主呼吸。

对于周阿姨的成功拔管,她的女儿对医务人员充满了感激,出院前特意送上锦旗表示感激。目前,周阿姨已转入县区医院开始了下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

康复科主任蒋同伯表示,气管切开患者的康复管理是市中医院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项目之一,拔管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拔管时间过早会增加再次插管的风险,拔管时间过晚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延误患者康复时机。

康复科每年收治气管切开康复患者近百例,科室医、护、康团队紧密配合,在气管切开的功能评估、气道护理、肺康复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帮助许多气管切开后堵管、拔管困难的患者控制肺部感染、成功拔管,最终实现自由呼吸,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