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夏天也要盖被子!疼痛,关节多处畸形肿胀!手臂不能抬起,双腿站立不稳,睡觉无法“躺平”。两年前,77岁的汪大爷被类风湿关节炎“折磨”到卧床不起。自从去年12月来到淮安市中医院,大爷的病竟一天天好转起来。不久前,他竟骑着三轮车送来了亲笔书写的感谢信
原来,今年79岁的汪大爷,30多年来饱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折磨。起初是早晨起床双手关节强直僵硬,膝关节特别怕冷,总感觉像是有凉风往骨头缝里钻一样,即便炎炎夏日也得盖厚被子。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手指间关节、肘、膝关节肿胀,在外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给予西药和激素控制,由于患者担心副作用大,就自行停药了,可疼痛症状时有反复。
期间,老人四处打听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效”药,用过各种偏方,如药材泡酒、“蜂疗”等,也吃过国外进口的保健品,可都无济于事。病情反而逐渐加重,关节畸形肿胀,双腿不能伸直,上下床十分困难,出门只能靠轮椅代步,晚上想平躺着入睡都成为奢望。
去年12月,经人介绍,家人带着汪大爷找到了淮安市中医院风湿科团队就诊,主治中医师李成在为老人检查后发现,患者双膝关节变形,渐至关节挛缩,屈伸受限,站立不能,行走困难。针对患者情况,风湿科联合康复科会诊,确定治疗方案:一、先运用中西药口服诱导缓解、针刺及穴位注射局部针对性治疗,总的原则调节免疫、止痛、解决关节粘连;二、再联合康复科制定关节,肌肉松解,肌力训练等相关治疗,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汪大爷先后住院4次,康复科和风湿科针对患者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如今,老人日常的生活已完全自理,反映风湿病活动和炎性程度的血沉指标也从原来的96mm/h降至了22mm/h(正常值为0-20mm/h),以前连手臂都无法抬起到餐桌上的他,现在可以自己端碗吃饭了。让人更惊喜的是,现在老人可以出门散步,彻底摆脱了轮椅!“康复中心故事多,杏林李智楷模传。精心推舒细按摩,久病在床也能遛!”汪大爷在感谢信中表达了内心的感谢和喜悦。
据李成介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犯四肢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持续、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时可导致骨质疏松并累及肺、肾等重要脏器。常常表现为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形。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采取中西医内科治疗、康复功能锻炼等方式来减轻关节炎症反应。
据了解,为减轻风湿病患者的痛苦,促进他们的功能恢复,风湿科与康复科反复沟通、互为依托,不断改进、完善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色及康复优势,让众多患者实现了生活自理,大大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