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医患情深,耄耋老人赠送3幅“珍宝”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2-04-25

“鲁主任,这么些年一直在你这儿看病,你从来不嫌麻烦,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们的,就想着把我这珍藏几十年的‘宝贝’送给你们,做个纪念!”

“老爷子,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们一定好好收藏!”

1650877329598485.png

原来,这是三份毛主席手书的剪报,内容都与医疗工作有关,85岁的马爷爷不但剪好、贴好,还裱在了镜框里。可以看出,老人十分爱惜。

“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健康报》1950年11月2日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天津日报》1964年11月12日

“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健康报》1956年8月21日

“尊重护士,爱护护士”——《解放日报》1942年5月12日

2018年,马爷爷的老伴因为髋关节骨折,在市中医院骨伤科通过手术更换了股骨头,术后恢复良好。马爷爷自己也因为冠心病,来到心血管科就诊,很快缓解了不适。医生护士们亲切的态度给老两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两位老人只要身体不适,首选市中医院。

去年11月,马爷爷胸闷胸痛频繁发作,有时持续时间达十余分钟,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鲁锋建议住院治疗。

1650877354365958.png

入院后,鲁主任在为马爷爷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近端发生病变伴钙化,最重达85%狭窄,属于严重狭窄,且患者有典型的心脏缺血症状,需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心脏支架。

听说要放心脏支架,马爷爷和家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他们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放支架有风险,支架治标不治本,放完支架还得吃药……

在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后,鲁主任耐心地逐一解释。他告诉马爷爷和家人,首先,支架安装后会伴随终生,支架和血管组织会完全融合在一起,无法取出;其次,目前支架治疗技术已经很成熟,手术风险也较低;第三,目前患者动脉狭窄严重,放置支架能把堵塞或即将堵塞的冠脉血管撑开,改善心脏的供血,缓解或消除目前的胸痛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鲁主任的一番话消除了马爷爷和家人对手术的担心,听从建议进行了介入手术,根据血管的实际状况,安装了两个支架。术后当天马爷爷胸闷的感觉就消失了。过年期间,马爷爷走亲访友时听说一位和自己病情相仿的亲戚忽然去世,内心十分感慨,更加感谢鲁主任的耐心和细心,琢磨着一定要送件“宝贝”给医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珍藏多年的剪报。据马爷爷介绍,1943年,他在从延安来老家河北教书的老师影响下开始接触剪报,并养成了收集毛主席手书、题词、像照、像章等“红色资料”的习惯,迄今为止已收集作品近800件。

“你看,毛主席在很多年前就说要团结中西医为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我觉得这个剪报特别贴合中医的发展。”马爷爷对自己的藏品进行了认真筛选,最终选出了和医疗有关的三幅作品,分别赠送给心血管病科和骨伤科的医护人员。方寸大小的剪报,既饱含着马爷爷内心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又传递出一份珍贵的医患情深,这个世界唯有爱与信任不可辜负。

健康路漫漫

真情永相伴

守护健康,我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