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2022年4月15~21日,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WHO认为:三分之一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恶性肿瘤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一、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①控烟是防癌“头等大事”
烟草和烟草烟雾含有超过8000种化合物,其中有70多种化学物质已被IARC确定为人类和/或动物的致癌物质。吸烟可引发包括肺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在男性中,吸烟排名致癌因素首位,35.9%的男性癌症死亡归因于吸烟。
②控制体重很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用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平方)来判定体重情况。体重超标(BMI≥24.0)已被确认为肿瘤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特别是那些在40岁前已经体重超标了的人,男性和女性的体重超标相关癌症风险分别升高了16%和15%。其中,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和男性的肾细胞癌、结肠癌风险升高的尤为明显,分别达到了70%、58%和29%。
③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中国癌症中心研究发现:饮酒是造成男性癌症死亡的第4位危险因素。通过评估,发现日均酒精摄入量为0g时可将所有健康风险降至最低;酒精摄入的安全剂量为零。
④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4.2%的癌症。因此建议:(1)每天摄入的水果蔬菜不少于500克;(2)优先选择全谷物而不是精制谷物;(3)限制肉类和加工肉摄入。
⑤参加体育锻炼
每天运动一小时,七种癌症靠边站!
七种癌症,是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肝癌、肾癌、结肠癌、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适度运动能够降低癌症的风险:乳腺癌风险降低6-10%;肾癌风险降低11-17% ;骨髓瘤风险降低14-19%;肝癌风险降低18-27% ;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10-18%;结肠癌(男性)风险降低8-14% ;非霍奇金淋巴瘤(女性)风险降低11-18%。
⑥其他方面
慢性感染引发了4%的癌症。已有11种病原体被IARC列为类致癌物,包括:幽门螺杆菌(胃癌),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等7种病毒以及3种寄生虫。
二、二级预防: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预后越好,生存时间越长。因此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就非常重要。
三、三级预防: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癌症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康复过程中,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合理的用药、定期的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