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
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
对于许多人来说
一份核酸检测的阴性报告十分重要
它是大家的通行证、定心丸
而这每一张科学准确的报告背后
是检验人员的专业匠心和辛苦付出
在淮安市中医院PCR实验室里
就有这样一群不为人知的幕后“战士”
他们默默坚守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核酸检测的数量骤增。从标本抵达淮安市中医院PCR室的那一刻起,一场无声的战斗就开始打响,24小时人停机器不停,只要疫情需要,随叫随到。
从标本接收核对、外包装消毒、核酸提取到基因扩增,再到最终结果发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倾注着检验团队的专注与汗水。他们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12小时一个班次,连轴转,加班加点进行核酸检测,精准“捕捉”病毒,为疫情防控提供最科学的依据。
“如果说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那我们手里握着的就是‘信号枪’,这要求我们的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决不能发出错误的信号。”淮安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凌雨这样形容PCR实验室的工作。
虽然作为检验科主任,要统筹兼顾科里的大小事,但是凌雨还是主动加入到了PCR实验室的排班。为了确保随叫随到,凌雨索性搬进了医院隔壁的水韵天成公寓,承担起门、急诊检验科正常白班及实验室的夜间快检班备班工作。同事们经常在深夜还能看到他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
“实验室检测提取核酸时双臂悬空一操作就是几个小时、规范加样吸样重复数遍,一次实验做下来,检测人员双臂酸胀、腰僵背痛。我们实验室的同事们都很拼,经常到了下班时间还都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我必须要作表率。”凌雨动情地说。
为了及时、准确地出具核酸检测报告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们非常辛苦
那您知道
一份高效、准确的
核酸报告是怎样诞生的吗
一起来看看吧
样本接收
包装严密的样本抵达实验室后经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消毒,然后是双层密封包装拆袋,最后对标本进行整理编号并录入系统。
接收程序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每天,上千样本逐一拆袋、编号、校对和扫描,而且速度要快,绝不能耽误后续样本提取和检测;同时,海量样本的信息录入要保证零失误。
核酸提取
从样本中提取出核酸,需经历两个步骤。检验人员佩戴三层手套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整理好的标本进行纯手工加样操作。一个个样本历经“拧开盖-吸样-加样-拧上盖”的操作程序,几千份样本就是几千次的重复操作,检测人员的手部和肩背部肌肉始终保持高度紧张。这对手速、手力、眼力、脑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一个都不能错,一个也不能漏,还要避免交叉污染。
随后,加好样本的核酸提取试剂被放入核酸提取仪,开始核酸提取工作。
为了监测整个提取及检测过程,每块核酸提取试剂的96孔板中需要2-3孔进行实验室环境监测,2个孔进行阴、阳性对照,还需要做一个非试剂公司生产的第三方弱阳性质控品。因此96孔的核酸提取仪以及扩增仪,一般一个批次只能检测90份的样本。
配置试剂
核酸检测体系制备前需提前配好PCR试剂,这个步骤需完全零污染。配置好的试剂被全手工分装至96孔扩增板中,多少份样本就需配制多少份试剂,几千份试剂就是几千次的加样量。
提取完成后,检测人员将提取出来的核酸转移到提前配好的PCR试剂中,制成反应体系,传入扩增分析区进行PCR检测。由于移液量在微升级别,这一过程需严格精确操作,同时还必须“快、准、稳”。
核酸扩增
经过复杂的前期制备工作,90人份核酸检测体系才能在PCR仪上进行扩增检测。再历时约2小时的扩增检测,而且中间不能有停顿、不能有断电、不能有仪器故障,90人份核酸检测才能完成。
如遇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这一批次的核酸样本则需要从核酸提取重新开始。批次上样的模式,不能中途停止,不能随到随做,扩增仪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核酸检测能力。
结果审核
扩增结束后,检测人员需要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扩增曲线分析、基线设置、查看原始数据和阴阳性质控结果等等。阴阳性质控全部在控、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确认无误后方可审核。至此,一份合格的核酸检测报告才算完成。
核酸检测人员
是默默付出的幕后战士
是他们
为广大群众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