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
手术难做,死亡率高。
而中国是肝癌大国,
我国肝癌发病率位居第5位,
死亡率高居第2位
治疗肝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手术切除,
因此,中国的外科医生,注定无法“躺平”。
图片
他们一直在探索
既能帮患者摘除肿瘤
又能减小创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方法
因此
传统的开腹手术越来越少
微创手术日益普及
腹腔镜下切除肝癌+中医药抗癌治疗
已成为淮安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的诊疗特色
查出肝癌,
他选择在这里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
今年刚70岁的张大爷,于2021年11月初出现了食欲差、全身乏力等症状,之后又受了风寒,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体温38.2℃,在外院经过新冠肺炎排查后,进行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血象增高、肝功能异常,当地医生给予了抗感染治疗,并建议进一步检查肝脏。
治疗2天后,张大爷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仍然感觉食欲差、全身乏力,张大爷想起之前医生建议再查查肝脏,“会不会是肝脏出现问题了?”张大爷再次来到医院,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之前的猜测——张大爷左肝位置长了一个直径8厘米左右的肿块,很可能是恶性肿瘤。
这个消息让张大爷彻底懵了,多方打听之后,子女带着他慕名找到了市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孙建,孙建为张大爷进行了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肝癌,考虑到肿瘤还没有扩散,孙建建议手术治疗。
了解到张大爷一家对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拿不定主意,孙建向他们作了细致的解释:“肿瘤还没扩散,手术切除对疾病预后比较好!现在手术方式早就更新换代了,根本不需要在肚子上开20公分长的切口,腹腔镜微创手术就能解决问题,只要在肚子上开4-5个钥匙孔大小的口子,就能切除肿瘤,不仅创伤小,术后恢复也快。因为我们是中医院,所以术后还会用中医药的方法配合调理,促进身体更快康复。”这番话让张大爷和子女彻底放下心来,决定选择手术治疗。
出血仅50毫升,
外一科(普外)显“微”力
11月17日,在麻醉科的配合下,孙建、陈运、陈坚等为患者做了“腹腔镜下肝左外叶肿瘤切除+肠粘连松解术”。
虽然相比较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但是腹腔镜手术难度也高于传统手术,尤其是腹腔镜下肝癌切除,因为肝脏是实质性器官,具有门静脉、肝动脉双重血供,血运异常丰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极易出血,术中难以应用肝门阻断、手指压迫、缝合止血等剖腹手术止血技术来控制出血,因此,该手术要求术者对肝脏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动作轻柔,遇到有出血风险的管道结构要及时结扎,以避免或减少出血。
两个半小时后,孙建团队凭借过硬的腹腔镜下操作技术,成功拆除了肝上的这颗8cm*7cm大小的“炸弹”,术中出血量仅50ml。
为了促进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外一科(普外)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采用耳穴埋豆、中药贴敷等方法减轻疼痛,同时使用中药口服,促进机体康复,术后7天,张大爷出院。
2月8日,出院已两个多月的张大爷来院复诊,身体恢复良好,未发现癌肿扩散。
2021年,
外一科(普外)飞跃式发展
2021年是淮安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取得飞跃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它加入“江苏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专科联盟”,与江苏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这一年,医生们的腔镜技术更加娴熟,可以出色地完成腹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脾切除术、腹壁疝修补等手术,2021年外一科(普外)开展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占比近80%;
这一年,它也更加“暖心”,更注重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对出院患者进行入户回访、开展病友交流沙龙、为甲状腺术后患者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下乡义诊、服务基层群众……让患者和家属们感受到了一个充满阳光和温暖的科室!
2022年,
外一科(普外)全新启航!
过去的一年里,外一科(普外)取得的成绩让淮安市民朋友感受到了微创带来的好处。2022年,外一科(普外)将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以微创解决常见、疑难复杂疾病为特色,持续开展腔镜下经胸乳及口腔甲状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等手术,为淮安市民朋友保驾护航,奋力谱写科室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