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抬起手臂都是爱传递的伊始,或许我们素不相识,或许我们相隔甚远。但是我们执着地坚信献出的每一滴血都能鼓舞生命的活力。1月24日至26日,淮安市中医院开展为期3天的无偿献血爱心活动,近200名员工登上献血车,累计献血4万多毫升,用“爱”迎接新年。
一早7:30,市中医院许多职工便来到了鞠通·内科楼1楼大厅。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市中医院采取分批分次轮流献血,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大家经过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填表、体检、登记、初筛等准备工作后,依次登上献血车,撸袖献血。
在献血队伍中,既有初次献血的“新战士”,也有多次献血的“老战友”;既有临床、医技的医护人员,也有行政后勤的工作人员;有的从家中骑车赶来,有的下了夜班直奔献血现场,还有的利用繁忙的工作间隙前来献血,献血后,没有片刻的耽误,他们又匆忙赶回工作岗位。
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岗位,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奉献爱心,为生命加油!有的人脸上洋溢着初次献血的兴奋和紧张,但更多的人是“久经沙场”的淡定和从容,大家一边伸出胳膊献血,一边聊着献血经历或趣事,十分热闹。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姜宏森:“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深切地感受到临床用血的紧张,自己时常在想,我能为患者做些什么?最便捷的就是献血,只要挽一挽胳膊就能帮助很多人。我从24年前开始献血,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夫人李老师也参与进来,细细数来,两人累计献血70余次,17200毫升。这个习惯,我们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凌雨:“二十多年前,医院正处于发展中,还没有单独设立输血科,患者需要输血,都是由我们检验科负责配血、发血,我特别能体会患者家属等待用血时那种焦急的心情,所以从1998年开始,我坚持参加献血。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义无反顾地站在献血第一线,架血液桥梁,点生命之光,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传递正能量。”
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张春健:“受医生这个职业的影响,我对于“无偿献血”有着一份特殊的使命感,从2000年开始,我便加入“献血大军”。今年献血心情上和以往都不一样,因疫情影响,血液显得更加宝贵,“献一份血,可以救一个人。”用自己的爱心和鲜血帮助更多的患者,是一件无比欣慰和自豪的事儿。”
市中医院七病区护士长 祁琦:“小时候,看爸爸和家里的一些长辈献血,我就特别崇拜,当时因年龄小未能实现。直到18岁成人礼那天,我作为班级的团委书记,带着班上18名同学一起去献血,这段记忆至今难忘。现在,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要把献血进行到底,奉献一份爱心。”
市中医院信息科办事员 徐源成:“今天第一次献血还有点紧张,但很有意义,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让我更加懂得血液的珍贵,我以后会继续奉献爱心。”
血液,从一个人的身体到另一个人的身体,带去的不只是生的希望,还有生命的温度。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献血一滴,爱心一片,让我们向这群白衣天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