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入户回访出院患者,把健康送到家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科   点击数:   日期:2021-12-07

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127日下午,淮安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副主任孙建带领3名医护人员,对两位出行不便、家庭困难的出院患者进行了回访慰问,实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指导用药,并送去了慰问品,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份温暖。

心系八旬直肠癌术后的李奶奶

第一个回访的患者是80岁高龄的直肠癌术后患者李奶奶。“太感谢了!你们这么忙还特意上门来看望我母亲!”孙建刚踏进门,李奶奶儿媳就激动地和大家握手,端茶倒水,非常热情。

回访过程中,孙建副主任和陈运博士详细询问了解李奶奶出院后的恢复情况,认真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护士长徐娇为患者测量血糖血压,不但针对李奶奶目前的健康状况,给予了护理指导,还和李奶奶拉起了家常,老人的脸上笑开了花。

1639991147181343.png

临行前,孙建主任叮嘱家属,如果李奶奶身体有不适随时可以联系我们。

这段医患情要从三个月前说起。半年前,李奶奶出现便血症状,同时伴有排便后肛门疼痛,以为是便秘,并没有放在心上。今年9月,由于便血症状加重,并出现反复腹痛,家人带她来淮安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最终诊断为“直肠癌”。

经过深思熟虑,李奶奶决定接受手术治疗。为此,市中医院大肠癌多学科治疗团队针对李奶奶的病情,反复讨论研究手术方案,还与江苏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专科进行了远程会诊,请省肿瘤专家对术前检查、手术方案等给予指导。

923日,外一科(普外)孙建、陈运、赵恩春、陈坚等医师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联合肠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乙状结肠肿瘤切除+肠粘连松解术”,为李奶奶保住了肛门,消除了病痛。术后,外一科的医护人员一直通过电话,和老人保持着联系。

心系家庭困难的五保户陈大爷

第二个回访的患者是家住开发区徐杨乡的五保户陈大爷。

说起走访,孙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庭困难的陈大爷,老人无儿无女,术后和姐姐、姐夫住在一起,看到陈大爷如今恢复不错,孙建才放下心来。

1639991197341363.png

陈运博士为陈大爷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还把自己手机号码留给家属,嘱咐今后有任何事情随时来咨询。

1639991227320954.png

护士长徐娇仔细查看了造瘘口情况,耐心指导肠造瘘口护理及用药,为他更换了造口袋,并再三叮嘱陈大爷避免负重,半年后要返院做造口回纳手术。

1639991261961088.png

60岁的陈大爷是一名五保户,无儿无女,生活艰辛,早已习惯了大病小病扛一扛,不去医院。陈大爷患有左侧腹股沟疝多年,一直把它当做小毛病,没想到今年10月,陈大爷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无法回纳了,并伴有腹痛,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忍一忍,直到第三天,实在忍受不了疼痛的陈大爷才将病情告诉了亲戚,亲戚立即将他带到当地卫生院,腹部拍片提示肠梗阻,医生建议立即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这时,陈大爷的这位亲戚想到了曾给自己儿子做过疝气手术的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副主任孙建,觉得这个医生技术好,态度和蔼可亲,便打了个电话。

在了解情况后的,孙建立即汇报医院相关科室,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和急诊、放射科、输血科、手术室等科室联系并快速做好术前准备。陈大爷入院后,便立即进行了急诊手术,术中发现乙状结肠肠管嵌顿坏死,伴腹腔污染,并行坏死段肠管切除+乙状结肠造口,最终脱离了危险。两周后,陈大爷康复出院。

孙建主任表示,此次入户回访,实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现场解决患者在康复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医疗指导,增进了医患沟通。此次入户随访的四名医护人员中,有两名党员,一名入党积子,我们将继续把科室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模式,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不懈努力,让患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医院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温暖。

163999102362189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