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这几天的气温
真是过山车俯冲式降温
大伙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什么叫气温“一落千丈”
这样的天气对人的血管可太不友好。
尤其是近期
市中医院脑外科病房患者明显增加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脑出血”。
气温好像“过山车”
“头”等大事要注意
病例一:
今年50岁的钱阿姨,患有高血压病史,前几天清晨,她在起床后有些恶心干呕,以为是着凉了,没想到在上厕所排便的过程中突然意识不清,倒了下来。家人听到动静,急忙冲进卫生间,随后紧急拨打120,就近送往淮安市中医院急救。
入院时,患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右侧瞳孔散大,血压高达200/110mmHg,急查颅脑CT检查显示:右侧颞顶叶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出血量在100毫升以上,脑疝形成。前来会诊的外二科(脑外)副主任(主持工作)张要田向家属解释,“患者的脑出血与高血压、近期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加上用力排便诱发了脑出血,现在首要治疗是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否则持续的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包括脑干在内的脑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丧失,也就是脑死亡。”
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快速完善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后,脑外科医生张要田、王军宝等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开颅探查+硬脑膜修补术”,及时为患者清除了颅内血肿,解救了受压的脑组织。
目前,钱阿姨已经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一步治疗中。
病例二:
无独有偶,外二科(脑外)病房内另一位63岁的王大爷,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降压药,来院前一天晚上睡觉时发现左侧肢体乏力、麻木,第二天起床后,症状加重,出现行走不稳、头晕不适等症状,于是赶紧来市中医院急诊就诊。当时测量血压高达181/105mmHg,查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周围水肿形成。但幸运的是王大爷的出血量只有15毫升,无需手术治疗,经过止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王大爷的症状就得到了明显改善。
张要田主任介绍,冬季气温下降,人体的血管也会随之而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壁变薄,一旦血液冲破颅内血管壁,就会形成脑出血。因此,在寒冷季节,高血压患者尤其要警惕脑出血。
科 普 时 间
一、脑出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的病症。在脑卒中各亚型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它的发病及严重后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果其有高血压病史和动脉硬化病史,要想到是脑出血的可能。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二、出现脑出血症状后要注意几点
1、要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2、如果患者清醒,要尽量安慰患者使其情绪平稳,不要过于躁动。
3、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
4、如果患者昏迷,不要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要将其平卧,头部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防止窒息。
5、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三、如何预防脑出血?
脑出血,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及严重后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所以,掌握和了解预防脑出血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保持血压稳定:
预防脑出血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以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
2、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知足常乐。
3、戒烟戒酒:
酒和烟都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其应戒烟戒酒。
4、合理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5、避免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6、防止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
7、注意保暖:
寒冷天气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平时可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张要田主任强调,老年人特别要警惕冬季脑出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身体机能、代谢和组织结构都有所退化,大、中血管的弹性纤维减少,血管壁钙化,使得血管的弹性和舒张性都严重下降。此时当环境温差较大时,老年人身体机能难以迅速产生保护性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增加了脑出血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