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0日省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淮安市中医院积极响应上级部署,迅速行动,将疫情防控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门诊核酸检测量增加至原来的10倍。
面对如此多的检测量、夏季高温,最辛苦无疑是核酸采样工作人员。炎炎夏日,他们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橡胶手套等全副武装不停地工作,闷热的程度难以想象!
三天瘦7斤,裹着薄膜蒸桑拿
“你是不是又瘦了?”“你不能再瘦了,多吃点啊!”这是在普通患者核酸采样处护士吴丹下班后听到最多的话,因为最近繁重的核酸采样工作,让本来就很瘦的她,短短3天暴瘦7斤,体重从95斤掉到了87斤。
自7月20日起,面对骤增的核酸采样任务,单身的护士吴丹考虑其他结婚的同事需要照顾孩子和家庭,除了参加核酸采样,她还主动承担起了打扫值班室、清点每日发热门诊所需物资等任务,经常加班至7、8点才下班。“忙得一个多星期没吃过家里的饭,都快忘了啥味道了。”
为了减少因去卫生间穿脱防护服耽误的时间,忙于核酸采样的他们,早已习惯了早上少吃饭、少喝水,一站就是4个小时的状态。
有时候因为天气太热了,面屏还会起雾影响视野;汗液多了会流到眼睛、嘴巴里,不能擦,只能忍着;话说多了,嗓子哑了、干了,也不能喝水,但是这些对于他们都不是事儿,他们都会尽力去克服,保证采集标本的合格,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高温中暑,她却依然坚守岗位
2000年出生的王晓玮是发热门诊的一名护士,她主要负责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核酸采样。随着省内、市内多地方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来院检查核酸的人员增多,采样工作十分繁重。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核酸采样安排在室外,虽然有遮阳棚,但是温度依然很高,前几天,王晓玮为了节约患者排队的时间,一个上午硬是没有喝一口水,中午下班脱下防护服的瞬间,她感到头晕、四肢麻木,休息一会儿之后,她又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同事急忙把她送到了急诊,医生判断为中暑,给她进行了补液。
门诊部护士长秦梅知道情况后,安排王晓玮下午休息半天,可是她一想到下午如果自己不上班,就意味着自己的工作任务得由搭班的同事分担完成,而来采样的人们,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于是,输液结束后,她稍作休息,又悄悄穿上防护服,站在了采样点上。
四处奔波,只为守护淮安这座城
为了加快县区核酸采样速度,守护好淮安这座城,医院选拔出10名护士组成采样小队,到各个采样点进行支援。7月29日,正在万达新冠疫苗接种点担任医疗接种保障的季韦兄,突然接到护理部通知,作为大规模核酸采集应急库成员的她,需要下午去支援洪泽区核酸采样,接到消息后,她算了算时间还来得及,便直至上午11点半完成工作任务,才匆忙吃了中饭,前往市卫健委集合。
当天下午3点半左右,市中医院核酸采样小队一行10人分别到达洪泽区的王集村和浔河村,为当地村民做核酸采样,“看到那么多人,我们只想快点穿上防护服,快速规范地完成采样,别让村民们等待太长时间。”队员何男平说,大家都想为疫情防控多争取一点宝贵的时间。
晚上9点多,终于检测完了王集村和浔河村的村民,脱下防护服的她们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好几个人都喝了一整瓶矿泉水,吃了晚饭,稍作休整,她们又乘车赶回淮安。
深夜1点多,才回到医院,有的队员连夜赶回家,有的队员则直接睡在了医院值班室,第二天上午,她们中有的人又前往淮安警校开展核酸采样。
虽然每天在家呆的时间越来越短,但是,她们说:“每多采一个人,淮安就多安全一分,我的家庭也就安全一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