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淮安市中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统筹部署、迅速行动,援外安内双管齐下。市中医院上下各岗位职工闻令而起,发扬言必行、行必果的顽强拼搏精神,全力保障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严密部署,强化措施
7月21日以来,我院每天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分析形势、强化措施,院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加大现场督查力度,积极部署和协调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院党委书记叶春晖要求各科室、部门清醒认识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要刻不容缓、争分夺秒地采取最严密、最有效的措施强化应急处置,推动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全面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严密排查,严防“入口关”
预检分诊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我院从北大门的预检分诊到门急诊、发热门诊、病区入口,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生命线。
对进入医院所有人员实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口罩、测体温、查苏康码/行程码、问流行病学史。同时,所有就诊患者需填写“江苏省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操作表”,并签字。对有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有流行病学史的等高危人群,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门诊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和“一米线”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
住院患者持入院前1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入住。入院后,前三天每天查核酸一次,之后每周查三次,以保障在院患者安全。
病区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提倡无陪护住院,确需陪护的,严格执行固定陪护、查码测温等规定,控制病区人员流动。
全员检测,加大督查
全面落实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双重防护保障,全院职工、外包单位员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除有禁忌症的人员外,基本做到“应检尽检、应接尽接”。
截至目前,我院已完成全院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外包务工人员、在院住院病人及陪护等的核酸检测3轮筛查。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对医院疫情防控重点区域——预检分检、发热门诊、医废、病区管理等进行督导检查。
加班加点,全力奋战
7月20日起,来院做核酸检测的群众人数激增。为满足患者检测需求,医院从各科室抽调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核酸采集处。同时,并将核酸采集点划分为普通患者采样点、中高风险地区患者核酸采样点、发热门诊患者采样点三个区域,对患者分类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为满足患者的核酸检测需求,核酸采集处医护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采样,保证当天已挂号的患者全部完成采样。
负责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全力支持核酸检测,尽最大努力,保质保量完成检测流程,力保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核酸检测报告。
7月22日晚,我院15位医务人员支援南京,当晚22点,便投入抗疫工作,商场、社区,白天、夜晚,烈日下、暴雨中,她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截止目前,她们已在雨花台区累计服务1400多小时,采集核酸标本6.5万人次。
密集消毒,院感扫盲
感管科对全院各科室和保洁员进行了再培训,定期对发热门诊、急诊、核酸采集处、PCR实验室、ICU、CT室、门把手等重点区域和高频接触物表进行环境核酸采样监测。保洁员每日按频次对电梯间、公共走廊、候诊厅、自助机、门把手等院内所有区域进行消杀。
强化宣传,入心入脑
在挂号、就诊、检查以及自助缴费等场地,地面均有醒目的“一米线”提示。在人群容易聚集的区域张贴疫情防控相关警示标语,候诊区座椅上贴有“保持安全距离隔位就座”标识,提醒患者间隔就座。引导医生和患者时时自觉遵守防控提示,规范、有序就诊。利用院内外宣传平台推送疫情相关提醒、健康科普1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