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冬季如何保健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2-11-27

 

  又到冬季脑中风的高发季节了,如何及早做好预防,安全地渡过秋冬季节,很有讲究。中风的复发率很高,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中风复发的防治,以保健康安全。那么在冬季,中风患者应该如何进行保健,减少发病的危险呢?

注意保暖

由于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要及时增减衣物和添置保暖设施。如原有脑血管病,再天气转凉时更要注意按时服药。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尤其对于秋冬腹泻要加以重视,预防腹泻脱水诱发脑梗死。

及时服用降压药物

每天的早晚是脑溢血发作的危险时段,早上要及时服用降血压药。这个时段不宜过度体育锻炼;夜间,血流减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夜晚要适量补充水分以稀释血液。先兆症状老年人要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为中风。小中风发作时多在24小时内消失,因而常被忽视,但其中有1/3可发展为中风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调整饮食控制体重

主张低盐、低脂肪的饮食。首推荐的食物为黑木耳和芹菜。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除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把残留于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吸附和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还能减少油脂的吸收,因此,有人称其为人体清道夫。此外,其还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常吃黑木耳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能够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资料表明,超过标准体重20%,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l倍。控制体重的最好办法是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和防止营养过剩。

戒烟、忌酒、摈弃恶习

据报道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67%,若每天吸烟25支以上,死亡危险高3倍,但戒烟后,这种危险可逐渐减小到不吸烟水平。酒精饮入量每增加57/日,高血压的发生危险会增加10.5%。酗酒和吸毒都是促成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必须设法戒除。

  在中药药材上,推荐田七,因为其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可用田七煲瘦肉、排骨、鸡肉汤,一个星期3次左右。如果是气虚者,可用人参。人参有多种类型,包括生晒参、太子参、西洋参、高丽参等,如果是阳气虚者,可用红参、高丽参等;如果是气虚,并且偏阴虚者,可用西洋参等性质比较平和的类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运动方面,建议适当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中风,尤其是在冬季,体育锻炼的益处非常多: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增加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防止肥胖,预防动脉硬化等。需要提醒的是,锻炼要适当,因为强度高的锻炼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老年人最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心态方面,要保持平和、豁达的心态,因为这样的心态有利于血液循环。

  中风患者的常见误区

  1、平时没有什么疾病,血压、血糖、血脂正常,不会患中风。

  其实,这一类人也会出现中风。医生指出,引起中风的因素颇多,最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除此之外,吸烟、饮酒、暴饮暴食、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也是诱发的因素。

  2、低血压就不会有中风的危险。

  其实,血压过高和过低都有中风的危险。血压一旦过高最容易引起血管内壁损伤和破裂,引起出血性中风,而低血压(除生理性低血压外)由于血压过低,推动血液显得无力,使脑部供血不足,这样人体会产生各种不适,轻者引起缺血、缺氧、全身疲乏无力等,重者由于缓慢的血液与血管壁接触时间较长,反而会很容易形成小血栓,很多的小血栓就会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

3、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后,症状消失了,感觉良好,就不需要再吃药了。

4中风患者的用药必须要规范,需要按时、按量用药,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就擅自停药,这会导致病情的突变。

此外,还应做到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戒烟等,以减少脑中风的发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