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与中医诊疗的不解之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8-04-27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且不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出自的《诗经》却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而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等治疗手段。 检验医学,则起始于公元前300年,从希波克拉底提倡尿液检查诊断疾病、列文虎克发明第一台显微镜至今,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门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科学。 在当今,快速化、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是检验医学现代化的趋势,西医用检验指标辨识疾病,现代中医同样如此,医学检验的检测指标已成为中医临床研究主要标志之一。它们已变得相互依附,难解难分。 1.医学检验帮助中医从形态学和微观学上认识诊疗疾病 众所周知的“脑血栓”,中医称为“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首,而动脉粥样硬化被列为脑血栓的第一危险因素。而现代医学理论越来越多的证实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全过程。所以,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血清白介素-6、黏附因子等炎症指标受到高度重视,基于此,从中医基础出发,陈可冀院士首次明确将炎症指标升高与中医的毒邪致病理论密切联系。此外,血液中存在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病原微生物刺激等的病理因素作用于血管内膜是血管内皮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继而脂质沉积、血小板活化聚集而致血栓形成。 2.医学检验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理念,包含三层含义:①预防疾病发生。②早知防变。③掌握疾病发展方向。其关键在于,在发病之前能够辨别出潜在危险人群加以干预,在疾病较轻的时候扼住疾病发展的咽喉,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病例1.我国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近1.2亿,其中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体征,肝功能也正常,但如若此时HBeAg阳性、HBV-DNA高复制,则进行中医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病的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病例2.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顺序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易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的发生。在血脂偏高的早期还未有临床症状之时,中医若用中药进行干预,收效明显。阻止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或延缓发展速度。 病例3.慢性肾脏疾病早期,大部分患者无水肿、腰酸、乏力等症状,此阶段,尿液检验可检出蛋白及红细胞、管型等病例指标,针对此,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方法进行早期干预是缓解病情发展很好的治疗措施。 医学飞速发展,中西医都取得巨大成就,新的医学模式不断出现,而检验医学与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间正快速走在一条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发展道路上。
(检验科:张晓洁)
|
(责任编辑:张娣娣) |